白话版《晋书》志·第十五章
史臣曰:自古就有神仙乘坐用云彩做的车辆而仆人为主人试车的事,有先民穿着卷领式服装或长大的衣服的事,所以黄帝有黑色上衣浅红下裳,放勋有朱红车子白色马,和三正的历数相谐调,设置建寅建丑的历法,玄戈玉刃,相映生辉。至于参旗分享日月星辰的光辉,帝车闪曜着灿烂光芒,又是用来护卫南宫,为北极增添光华的。《月令》中讲到夏季的第三个月,“命令妇官们染制彩缎”,红赤深浅,各有一定的标准。高扬的旗帜具有日月的形象,众目所注而具有无上的威仪,衣服上佩着玉饰,车衡上銮铃和鸣,因此奸邪之心都被摒弃,不受影响。至于为百物正名,修订法纪,消除洪水怀山的大灾,解决天塌地陷般的大害,功绩特别突出的人服饰就更加有光彩,德行非常盛大的人服饰就更加尊贵,没有不是质地精良,用来成全他们的美好德行的。《尚书》说:“根据功绩来公正地评判,用车马服饰来奖赏功臣。”《礼记》说:“鸾车,是有虞氏的座车。钩车,是夏后氏的座车。大辖,是殷代帝王的座车。乘格,是周代帝王的座车。”而衣服上的鲅火山龙等花纹图案,就是用来表达同样意思的。前代的史书上认为圣人看见鸟兽的容貌,草木的花朵,才创制了衣冠,并且有玄黄等不同的色彩;看见秋天的蓬蒿被风吹卷以及北斗杓鳞的样子,于是创制了车厢车轮,而且方圆形状不同。遇到某一物体而形成新的形象,触及某一事类而生发创造的设想,周代承续殷代,由来已经很久。盛王的盟会,坛上装饰着浅黑色的鹤羽,五方聚集,共有八十种物品。宗马鸟旌,处处都仿效自然之物,殷公、曹叔,在这裹低下了头。根据《周礼》,巾车氏树大赤用于朝会,树大白用于戎事。典雅的制度很多,都遵奉前代留下的典范,迎宾有不同的规章,出师有相关的制度,因此既庄重又有主次,以此光大它的事业,钩膺条革,也都尽量装饰了花纹。不同地方的冠冕,不同时候的车马,在王的常规制度中,各自都有不同的规定。等到礼制衰落错乱,人情各自不受约束,诸侯互相征伐,法度沦落消亡的时候,一种紫色混淆了齐国的服饰,一种长缨使邹国贵贱不分。孔子说:“君子学问要广博,服饰要合于身份。”至于豪强们不守法度,庶人们破坏典章,戴着鹬冠在郑伯门前招摇,穿着珠履出入于昼史茎的府第。到童丝皇兼并各国,继承了他们的做法,搜集了东方的丰貂,南方的獬豸,又制作了玄旗皂旒,装饰了旄头罕车,在咸阳北坂仿造了各国诸侯的宫室,车辆上的彩画,分别是各国的花纹,就是人们所说的秦国人拥有了一切,于是陈列出銮国以后的各种车辆。到了法网比凝脂还密,经书都被焚烧成了灰烬的时候,消除三伐的影响,把金根车作为皇帝乘坐的车,废弃六冕,用构玄作为祭祀的礼服。高祖入关后,因袭了台的制度。世宗有雄才大略,继承文帝景帝的业绩,霓旌在华盖上飘扬,皮轩在鼓声中前进,渡汾河去祠祭后土,登甘泉而祭祀昊天,奉常献上礼仪规章,称为大驾,车辆千乘而从骑万匹。到了盛帝,让宠幸的姬妾赵飞燕坐在属车中的豹尾车裹,又有杨雄所说的张起天狼般威武的旗弓,撑开日光般耀眼的灵旄,一对对一行行,像雾集云合一样众多。此后王氏独揽朝政,战争不断,尤其是经过赤眉之乱,文物全遭毁坏。建武十三年,吴汉平定蜀地,才送来葆车舆辇,充实朝廷的各种仪仗装饰,渐渐齐备。明帝根据《周官》、《礼记》,制定服饰,天子戴通天冠而佩玉玺。魏明帝认为黼黻华美,类似于僭越,于是根据纹饰情况加以省减,而去除了一半。高堂隆上奏说:“之所以要改变正朔,用不同的徽号,是因为帝王要使自己的政权和神明一致,改变民众心裹的印象。”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将青龙五年改为景初元年,衣服颜色以黄色为贵,这是顺从地的正色。世祖武皇帝承接天人的恩赐,开创司马氏的基业,行接受帝位惮让的礼仪,完全仿效唐尧虞舜时的做法。晋氏属于金行,可是服饰颜色却崇尚赤色,难道是有关的部门不了解自古相传的规矩吗!
玉、金、象、革、木等车,叫做“五辂”,都是天子的法车,全都是朱斑漆的车轮,绘有鹿头龙身图案。三十根辐条,仿效一个月的天数;两毂双辖。用宽八寸、长三尺的红油布系在车轴的两头,直拖到地,叫做“飞斡”。用金箔盘龙图案装饰车箱两旁的倚和较,车较是双重的,车轼为有彩饰的伏虎形,用雕刻的龙头衔着车轭,左右有吉阳筒,用黄金做成鸾雀形站在衡上,车辕和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