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晋书》正文·杜预传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祖父杜畿,是魏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是幽州刺史。杜预博学多所通晓,明于国家兴废之道,常说:“立德是我不能做到的,立功立言差不多可以做到。”当初,杜预的父亲与宣帝司马懿不和,被幽禁而死,所以杜预长久不得调升。
文帝嗣位,杜预娶文帝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夫人,开始拜为尚书郎,继承祖父丰乐亭侯的爵位。在职四年,转为参相府军事。钟会伐蜀,以杜预为镇西长史。钟会谋反,他的僚属官佐都被害,只有杜预靠他的智慧得免于祸,增加封邑一千一百五十户。
杜预与车骑将军贾充等制定律令,完成之后,杜预为律令作了注解,并向皇帝上奏说:“法律是判决案件的准绳和范例,并不是详细探究事理和人性的书,所以文字简约而例子明显,允许做的和禁止做的都省约简要。例子明显则人们容易看到,禁令简要则人们不易犯法。容易看到的人们就知道回避,不易犯法则刑法就会少用。刑法之本在于简要明显,所以必须审订名分。审订名分不要拘于细微末节。古代的刑书铭刻在钟鼎上,铸在金石上是为了堵塞与刑法相违背的规定,避免执法人巧使舞弊,滥作解释,现在我所注的是将刑法的内容提纲挈领,区分名分。使用法的人按照名例审定取舍,循绳墨之直,避免像折薪一样随意砍削。”皇帝下诏,将此律令与注解颁布于天下。
泰始年间(265~274),为河南尹。杜预以为京师是教化天下的基点,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