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嶺南道,蓋古揚州之南境,漢南海、鬱林、蒼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等郡。韶、廣、康、端、封、梧、藤、羅、雷、崖以東為星紀分,桂、柳、鬱林、富、昭、蒙、龔、繡、容、白、羅而西及安南為鶉尾分。為州七十有三,都護府一,縣三百一十四。其名山:黃嶺、靈洲。其大川:桂、鬱。厥賦:蕉、紵、落麻、厥貢:金、銀、孔翠、犀、象、綵藤、竹布。
廣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貢:銀、藤簟、竹席、荔支、鼊皮、鱉甲、蚺蛇膽、石斛、沈香、甲香、詹糖香。戶四萬二千二百三十五,口二十二萬一千五百。縣十三。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南海,上。有南海祠。山峻水深,民不井汲,都督劉巨麟始鑿井四。有牛鼻鎮兵。有赤岸、紫石二戍。有靈洲山,在鬱水中。番禺,上。增城,中。四會,中。武德五年以四會、化蒙二縣置南綏州,并析置新招、化注、化穆三縣。貞觀元年省新招、化注,以廢威州之懷集、廢齊州之洊安隸之。八年更名湞州。十三年州廢,省化穆,以四會、化蒙、懷集、洊安來屬。化蒙,中。有鉛穴一。懷集,中。武德五年置威州,并析置興平、霍清、威成三縣。貞觀元年州廢,省興平、霍清、威成入懷集。開元二年省永固縣入焉。有驃山,有鐵。洊水,中。本洊安,武德五年置齊州,并析置宣樂、宋昌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宣樂、宋昌入洊安。至德二載更名。東莞,中。本寶安,至德二載更名。有鹽。有黃嶺山。清遠,中。武德六年省政賔縣入焉。浛洭,中。武德五年以浛洭、真陽二縣置洭州,并析置翁源縣。貞觀元年州廢,以翁源隸韶州,浛洭、真陽來屬。湞陽,中。本真陽,貞觀元年更名。有鐵。西南有洭浦故關。新會,中。武德四年,以南海郡之新會、義寧二縣置岡州新會郡,以地有金岡以名州,并析置封平、封樂二縣。貞觀十三年州廢,省封平、封樂,以新會、義寧來屬。是年,復以新會、義寧置岡州,又析義寧置封樂縣。後省封樂。開元二十三年州廢,以新會、義寧復來屬。有鹽。義寧。中。
韶州始興郡,下。本番州,武德四年析廣州之曲江、始興、樂昌、翁源置。尋更名東衡州,貞觀元年又更名。土貢:竹布、鍾乳、石斛。戶三萬一千,口十六萬八千九百四十八。縣六。曲江,上。武德四年置臨瀧、良化二縣,貞觀八年省。始興,下。有大庾嶺新路,開元十七年,詔張九齡開。東北有安遠鎮兵。樂昌,下。翁源,下。仁化,下。本隸廣州,垂拱四年析曲江置,後來屬。湞昌。下。光宅元年析始興置。
循州海豐郡,下。本龍川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布,五色藤盤、鏡匣,蚺蛇膽,甲煎,鮫革,荃臺,綬草。戶九千五百二十五。縣六。歸善,中下。貞觀元年省龍川縣入焉。博羅,中下。貞觀元年省羅陽縣入焉。河源,中下。武德五年析置石城縣,貞觀元年省。海豐,中下。武德五年析置陸安縣,貞觀元年省。興寧,貞觀元年省齊昌縣入焉。雷鄉。中下。天授二年置。
潮州潮陽郡,下。本義安郡。土貢:蕉、鮫革、甲香、蚺蛇膽、龜、石井、銀石、水馬。戶四千四百二十,口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五。縣三。海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