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二百0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
李適 尹元凱 劉憲 李邕 呂向 王翰 孫逖 李白 王維 鄭虔 蕭穎士 蘇源明
李適字子至,京兆萬年人。舉進士,再調猗氏尉。武后脩三教珠英書,以李嶠、張昌宗為使,取文學士綴集,於是適與王無競、尹元凱、富嘉謨、宋之問、沈佺期、閻朝隱、劉允濟在選。書成,遷戶部員外郎,俄兼脩書學士。景龍初,又擢脩文館學士。睿宗時,待詔宣光閤,再遷工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贈貝州刺史。
嘗夢與人論大衍數,寤而曰:「吾壽盡此乎!」敕其子曰:「霸陵原西視京師,吾樂之,可營墓,樹十松焉。」及未病時,衣冠往寢石榻上,置所譔九經要句及素琴于前,士貴其達。
子季卿,亦能文,舉明經、博學宏辭,調鄠尉。肅宗時,為中書舍人,以累貶通州別駕。代宗立,還為京兆少尹,復授舍人,進吏部侍郎、河南江淮宣慰使。振拔幽滯,號振職。大曆中,終右散騎常侍,遺命以布車一乘葬,贈禮部尚書。季卿在朝,薦進才髦,與人交,有終始,恢博君子也。
初,中宗景龍二年,始於脩文館置大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象四時、八節、十二月。於是李嶠、宗楚客、趙彥昭、韋嗣立為大學士,適、劉憲、崔湜、鄭愔、盧藏用、李乂、岑羲、劉子玄為學士,薛稷、馬懷素、宋之問、武平一、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為直學士,又召徐堅、韋元旦、徐彥伯、劉允濟等滿員。其後被選者不一。凡天子饗會游豫,唯宰相及學士得從。春幸梨園,並渭水祓除,則賜細柳圈辟癘;夏宴蒲萄園,賜朱櫻;秋登慈恩浮圖,獻菊花酒稱壽;冬幸新豐,歷白鹿觀,上驪山,賜浴湯池,給香粉蘭澤,從行給翔麟馬,品官黃衣各一。帝有所感即賦詩,學士皆屬和。當時人所歆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臣禮法,惟以文華取幸。若韋元旦、劉允濟、沈佺期、宋之問、閻朝隱等無它稱,附篇左方。
韋元旦,京兆萬年人。祖澄,越王府記室,撰女誡傳于時。元旦擢進士第,補東阿尉,遷左臺監察御史。與張易之有姻屬,易之敗,貶感義尉。俄召為主客員外郎,遷中書舍人。舅陸頌妻,韋后弟也,故元旦憑以復進云。
劉允濟字允濟,河南鞏人,其先出沛國,齊彭城郡丞瓛六世孫。少孤,事母尤孝。工文辭,與王勃齊名。舉進士,補下邽尉,遷累著作佐郎。采魯哀公後十二世接戰國為魯後春秋獻之,遷左史,兼直弘文館。
武后明堂成,奏賦述功德,手詔褒咨,除著作郎。為來俊臣飛構當死,以母老丐餘年,繫獄,會赦免,貶大庾尉。復為著作佐郎,脩國史。常曰:「史官善惡必書,使驕主賊臣懼,此權顧輕哉?而班生受金,陳壽求米,僕乃視如浮雲耳。」遷鳳閣舍人,坐二張昵狎,除青州長史,有清白稱,巡察使路敬潛言狀。以內憂去官。服除,召為脩文館學士,旣久斥,喜甚,與家人樂飲數日,卒。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人。及進士第,由協律郎累除給事中,考功受賕,劾未究,會張易之敗,遂長流驩州。稍遷台州錄事參軍事。入計,得召見,拜起居郎兼脩文館直學士。旣侍宴,帝詔學士等舞回波,佺期為弄辭悅帝,還賜牙、緋。尋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弟全交、全宇,皆有才章而不逮佺期。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人。父令文,高宗時為東臺詳正學士。之問偉儀貌,雄于辯。甫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