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旧唐书》本纪·卷三
太宗本纪(下)
四年(630)春正月九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捕获隋朝皇后萧氏以及隋炀帝之孙正道,送到京师。二十七日,武德殿北院火灾。
二月三日,驾到温汤。八日,李靖又在阴山大破突厥,颉利可汗轻装骑马向远地逃跑。十日,皇上从温汤来。十八日,大赦。赐大宴五天。民部尚书戴胄凭本官兼吏部尚书的加官、参议朝政。太常卿萧王禹为御史大夫,与宰相参议朝政。御史大夫、西河郡公温彦博为中书令。
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活捉颉利可汗,献到京师。十九日,尚书右仆射、蔡国公杜如晦去世。二十九日,向太庙报告俘虏了颉利可汗。
夏四月二日,驾到顺天门,军官捉住颉利来献捷。自此西北蕃邦都请求奉给皇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皇上降下玺书封立他们的君长。
秋七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蚀。皇上对房玄龄、萧王禹道:“隋文帝是怎么个皇上?”他们对答道:“隋文帝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勤劳地考虑政事,每一次坐朝,有时直到太阳偏西。五品以上官员,引导他们议论国事评议朝政。宿卫的人,传送饭食来吃。即使他的性格不能体现仁义明察,也是励精图治的皇帝。”皇上曰:“你们只得到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的性格很明察然而内心不明。内心不明那么照耀便有所不通,非常明察则对事物多疑。自己认为是欺负孤儿寡母得到的天下,认为臣下不可信任,事情都自我决断,即使劳累心神、困苦形体,也不能全部合情合理。朝臣既然知道皇上不信任的意思,也就再不敢直言,宰相及其以下官员,只是秉承意旨罢了。朕意则不是这样。以天下的广大,岂可凭一人的思虑独断专行?朕正选拔天下之英才,为朝廷工作,委任并责成人们办事,各尽其才来使用,这才差不多合于情理。”因而命令有关部门“:诏令如对时尚不适合,即应拿来奏明,不能顺承皇上旨意施行。”
八月十四日,诏令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官服,五品以上穿大红色官服,六品七品穿绿色官服,八品九品官员穿青色官服;妇人跟从丈夫的颜色穿衣服。二十二日,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尚书右仆射。
九月八日,命令收埋长城以南的尸骨,仍然令人致以祭祀。二十日,命令从古时以来的英明的君王、圣明的皇帝、贤臣英烈的坟墓不能割草放牧,春秋致以祭祀。
冬十月一日,驾到陇州,因特殊情况而赦免陇、岐二州,免除赋税徭役一年。十日,在贵泉谷设木栏遮拦野兽而打猎。十三日,在鱼龙川设木栏遮拦野兽以打猎,亲自射鹿,向大安宫高祖进献。
十一月三日,从陇州到来。十七日,命令判决罪人不得鞭打脊背,因为“明堂”这个针灸孔穴就在脊背上。兵部尚书侯君集参议朝政。
十二月二十一日,开府仪司三司、淮安王神通去世。二十四日,高昌王麴文泰前来朝见。这年,判决死刑二十九人,刑法几乎搁置不用。东边到海,南边到岭外,出外都不闭门,来往旅客不带干粮。
五年(631)春正月十三日,在昆明池大检阅,少数民族地区的君长都跟从。十六日,皇上亲自献禽鸟到大安宫给高祖。十九日,驾到左藏库,赐给三品以上官员绸缎,任他们拿多或拿少。二十三日,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