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旧唐书》正文·睿宗本纪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名旦,高宗的第八个儿子,中宗同母的弟弟,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出生在长安。这一年封为殷王,被任命为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但不到任。等到年长,谦恭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好学习,擅于草书和隶书,尤其喜欢文字训诂之书。乾封元年(666),改封为豫王。总章二年(669),改封为冀王。皇上初名为旭轮,至此去掉“旭”字,单名轮。上元二年(675),改封为相王,任命为右卫大将军。仪凤三年(678),任为洛牧;改名为旦,改封为豫王。嗣圣元年(684),武则天临朝代行朝政,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旦为皇帝,武则天仍旧临朝代行国政。等到武则天革了唐朝的命,改国号为周,把皇帝李旦降为皇嗣,令他依旧名为轮,移居东宫,其仪仗完全同皇太子一样。圣历元年(698),中宗从房陵还朝。皇上李旦屡次称病不上朝,请求让位给中宗。武则天于是立中宗为皇太子,封帝为相王,又改名为旦,授予太子右卫率之职。长安年间,任命为司徒、右羽林卫大将军。从武则天开始临朝听政以及革唐命之时,唐王室多次发生被屠杀等变故,皇帝常常恭俭谦让,终于免祸。神龙元年(705),因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功劳,晋号为安国相王,升为太尉,加给实际封邑。这年立他为皇太弟,他坚决辞退而不接受。
景龙四年(710)夏六月,中宗去世,韦庶人临朝代行国政,引用她的宗族党羽,分别掌握权柄,却猜忌皇帝李旦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