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旧唐书》正文·宣宗本纪
2025吉祥物
广告x

白话版《旧唐书》正文·宣宗本纪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名忱,宪宗第十三个儿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大明宫。长庆元年(821)三月,封为光王,名为怡。会昌六年(846)三月一日,武宗病危,遗诏立李忱为皇太叔,暂且主管军国政事。第二天,李怡在武宗灵柩前即皇帝位,改现在的名字为忱,当时三十七岁,皇上外表隐晦而内心明朗,为人严肃庄重很少言语,看问题不同寻常。年幼时宫中认为他不聪明。十多岁时,害了重病,越来越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便马上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奶母认为是心病,穆宗看他后,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英明人物,不是心病。”穆宗赐给他玉如意、御马、金带。皇上常常梦见乘龙上天,向母亲郑皇后告之,郑皇后于是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经过大和、会昌两朝,对事情愈加隐晦不露,和大家在一起时,不曾说过做梦的话。文宗、武宗驾到十六宅宴饮集会,勉强引导他说话,把这作为玩笑,叫他为“光叔”。武宗气势豪迈,尤其对他不拘礼法,等到他代理国政之日,满脸悲伤接待臣下,决断事务,人们这才见到他深厚的品德。
  四月一日,脱掉了丧服,尊奉母亲郑氏为皇太后。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白敏中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特进、守太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德裕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以中散大夫、大理卿马植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等使。以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任检校太保,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任检校司空,魏博节度使何弘敬、淮南节度使李绅都任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崔郸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依从前一样。东都留守李石上奏说修理太庙已经完毕,有关部门迎奉太微宫神主到庙附祭也已完毕。东都太庙,本是武后家庙,神龙中期中宗反正,废除了武氏庙主,立太祖以下神主到太庙附祭,安禄山攻陷了洛阳,以太庙为马厩,弃除了所有神主,然而协律郎严郢将神主收藏起来了。史思明第二次攻陷洛阳,不久神主又散失了。贼人被平定,东京留守卢正己又招募得到了神主,太庙已经被焚毁,于是将神主寄托在太微宫。大历十四年(779),留守路嗣恭上奏请重修太庙,以迎接神主。皇上诏令百官议论,纷纷提议而不能决定,礼仪使颜真卿坚决请求将神主归附,皇上不从。会昌五年(845),留守李石因为太微宫正殿崩塌,以废弃的弘敬寺为太庙,迎接神主附祭。又下给百官议论,都说按照旧例,没有东、西两都都设置太庙礼,惟有礼部侍郎陈商议论道“:周朝文王、武王,有镐京、洛阳两个太庙,只要让两都太庙不同就可以了。然而不应该在太庙设置神主,神主应该依照礼法埋葬在太庙的北墙之下。”事未实行而武宗去世。宣宗即位,因而诏令有关官员把太微宫存放之神主迎出,放到新庙附祭,然而知礼仪的人认为不对。皇上下令,长子温可封郓王,二子泾可封雅王,三子滋可封蕲王,四子沂可封庆王。
  五月,左右街功德使上奏:“请准许这个月五日下赦书节制修饰,上都两街除了留下旧的四寺以外,请另添置八所。其中两所依旧用旧名为兴唐寺、保寿寺。另六所请允许更改旧名,宝应寺改为资圣寺,青龙寺改为护国寺,菩提寺改为保唐寺,清禅寺改为安国寺,法云尼寺改为唐安寺,崇敬尼寺改为唐昌寺。右街添置八所。西明寺改为福寿寺,庄严寺改为圣寿寺,千福寺改为兴元寺,化度寺改为崇福寺,永泰寺改为万寿寺,温国寺改为崇圣寺,经行寺改为龙兴寺,奉恩寺改为兴福寺。”皇上下旨依功德使所奏请。杀了道士刘玄靖等十二人,因为他们的学说蛊惑武宗,排斥诋毁佛教的缘故。今月五日皇上下赦书要节制修饰,吏部三次铨叙考试选拔士人,只凭资格,多不是实际有才学的,准许观察使、刺史凡有奇秀和特殊治政才干之人士,有人推荐即可试用。另外观察使、刺史交接工作之时,册书所交户口如果能增添到一千户,就可以超级升迁;如果户口逃亡到七百户,罢免职位后三年仍不能任命其他官职。另外在天德振武、流放的人,管辖地根据情况借给粮食种子,以便使他们耕田为职业,以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卢商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六月,以户部侍郎、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马植以本官任同平章事。
  七月,以兵部尚书李让夷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十月,皇上下令:“在太庙集中远近祖先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