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旧唐书》本纪·卷四
高宗本纪(上)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名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长孙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太宗问道:“这部《孝经》说的什么最重要?”对答道:“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君子事奉皇上,进朝廷想着尽忠,退居在家想到弥补皇上的过错,将顺从其美,纠正其恶。”太宗大喜道:“按此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等到文德皇后去世,晋王时年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左右的人,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特别受到宠爱。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
贞观十七年(643),皇太子承乾被废弃,魏王泰也因犯罪被贬,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责力等人计议,立晋王为皇太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晋王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太宗多次称赞他好。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将讨伐高丽,命令太子留守定州。等到太宗基本确定了发兵日期,太子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马奏事,从此开始。等到太宗大军凯旋,太子跟从皇上到并州。当时太宗生了个大毒疮,太子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几天。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去世。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二十八日,太子回京。
六月一日,皇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八日,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叠州都督英国公李责力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仍在洛阳宫留守。十日,诏令司徒、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二省政事,其余官职依前一样,赐物三千缎。二十日,特进、英国公李责力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
秋七月三日,有关衙门请求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以避讳皇上李治的名。因为贞观时不避讳先帝太宗“世民”二字,所以不同意,有关衙门上奏道“:先帝两个名字,在礼制上不偏向某一避讳。皇上既是单名,臣下不应指斥。”皇上于是听从之。六日,于阗王伏..信来朝见。
八月一日,河东地震,晋州尤其厉害,毁坏了房屋,压死了五千多人。三日又发生地震。诏令派遣使者慰问,免赋税三年,压死的人家各赐给绢绸三匹。以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李责力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仆射开始连带同中书门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