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史劄记》·卷二十八 金史
辽金之祖皆能先知
史记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盖开天立极之君,天亶聪明,自有不可思议者。即后世草昧开创之主,亦必有异禀与神为谋。
如北齐文宣帝,虽淫酗颠昏,而呓语谵言,辄预知来事,已属神奇。(见齐文宣帝能预知条内)至如辽太祖、金世祖二君,纪传所载,尤可征也。 辽本纪:太祖生三月能行,晬而能言,知未然事,自谓左右若有神人翼卫,时伯父当国,有疑辄咨之。既即位,征讨无不如意,遂成帝业。天赞三年,忽下诏云“自我国之经营,为群方之父母,升降有期,去来在我,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日月非遥,戒严是速。”诏下,闻者皆惊惧,莫识其意。是年大举征托欢(旧作吐浑)、党项、准布(旧作阻卜)等部,明年尽取西南诸国,乃诏曰“所谓两事者,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乃又大举兵亲征,天显元年,拔扶余城,攻辉罕(旧作忽汗),降其王大諲撰,以其地为东丹国,封皇太子为人皇王以主之,此又毕一事也。是年秋,太祖崩,所谓丙戌秋必有归处者,至是亦验云。
又金世纪:
世祖尝能以梦占候战阵之胜负。如与博诺(旧作杯乃)战,世祖曰“予尝有异梦,今不可亲战,若左军有力战者,则大功成矣。”会其弟颇拉淑(旧作颇剌淑)力战,果大胜。 及疾作,妻纳喇氏(旧作拏懒氏)哭不止,世祖曰“汝勿哭,汝惟后我一年耳。”颇拉淑请后事,曰“汝惟后我二年耳。”颇拉淑出,谓人曰“吾兄至此,亦不与我好言。”及明年,纳喇氏卒,又明年,颇拉淑卒,临卒时叹曰“我兄真多智哉。”
初寝疾时,子阿固达以事如辽,世祖戒之日“汝速了此事,五月未半而归,则我犹及见汝也。”阿固达果前没一日至,世祖喜甚,抱而抚之,谓弟穆宗(英格)曰“乌雅舒(旧名乌雅束)柔善,惟此子足了契丹事。”后果灭辽称帝云。
又世祖讨乌春归,纥石函部长阿海迎谒,世祖谓之日“乌春背恩叛我,我故诛之,吾大数亦将终,我死,汝等当竭力辅我子弟,若乱心一生,则灭亡如乌春矣。”后其子阿疏果叛而致亡灭。
是二君者,岂非所谓夙慧性成,鬼神相契,有不可以常理论者耶?
金制追谥帝后之滥 有天下者追尊其祖,唐宋旧制皆四代,惟后魏追尊至二十八代,最为亵滥。金之追谥,亦无限制。
金之先本甚微,始祖函普始居完颜部。第四世绥赫(旧名绥可)始定居阿勒喀水(旧作安出虎水),有室庐之制。第五世舒噜(旧名石鲁)始官特里衮(旧作惕隐)。第六世乌古鼐(旧名乌古乃)始为女真节度使。(皆辽所授,辽以县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故节度与唐同名而实异)第七世和哩布(旧名劾里钵)及弟颇拉淑、弟英格(旧名盈哥),英格又传和哩布长子乌雅舒,皆相继袭节度使。至乌雅舒传其弟阿固达,始建号称帝。盖至是已八世十二君矣。
乃天会十五年,熙宗一一追尊谥,函普曰始祖景元皇帝,妣曰明懿皇后。始祖子乌噜曰德帝,妣曰思皇后。德帝子巴哈(旧名跋海)曰安帝,妣曰节皇后。安帝子绥赫曰献祖,妣曰恭靖皇后。献祖子舒噜曰昭祖,妣曰威顺皇后。昭祖子乌古鼐曰景祖,妣曰昭肃皇后。景祖子和哩布曰世祖,妣曰简翼皇后。世祖弟颇拉淑曰肃宗,妣曰靖宣皇后。肃宗弟英格曰穆宗,妣曰贞惠皇后。穆宗从子乌雅舒曰康宗,妣曰敬僖皇后。凡此皆及身未为帝者,而追谥尊称至十一君,可谓滥矣。熙宗又定始祖、景祖、太祖、太宗四庙皆百世不祧。事俱见本纪。
按松漠纪闻:金九代祖名堪布,号始祖,八代祖名额噜,七代祖名雅哈,六代祖名苏赫,五代祖名舒噜,高祖太师名呼兰,曾祖名哈里,曾叔祖太师名富勒敏,曾季祖太师名措格,伯祖太祖名乌噜斯。诸名皆与金史不同,盖当时国语本无汉字,惟以音相传故也。
金初父子兄弟同志
金初风气淳实,祖父一言,子孙终身奉之弗敢违。
女真俗:生子,长即异居。景祖九子,元配唐古氏(旧作唐括氏)生和卓(旧名劾者),次和哩布,次噶顺(旧名劾孙),次颇拉淑,次英格。及当异居,景祖曰“和卓柔和,可治家事,和哩布有智勇,何事不成?噶顺亦柔善人耳。”乃命和卓与和哩布同居,噶顺与颇拉淑同居。其后景祖卒,世祖和哩布继之;世祖卒,肃宗颇拉淑继之;肃宗卒,穆宗英格继之。兄弟间自相传袭,毫无争端。萨哈传所谓:景祖既有成命,故世祖越和卓袭节度使,和卓无异言;世祖越噶顺而传肃宗,噶顺亦无异言,皆景祖志也。
世祖临殁呼穆宗谓曰“长子乌雅舒柔善,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