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九十八
迴紇
迴紇在薛延陀北境。居近婆陵水。去京師六千九百里。勝兵五萬。人口十萬。先屬於突厥。初。有特健俟斤死。有子曰菩薩。部落以為賢而立之。由是大振。菩薩勁勇有膽氣。善籌策。常以少制眾。其母烏羅渾主。知爭訟之事。平反嚴明。其地沙鹵。有大羊而足長五寸。貞觀二十一年正月。率眾內附。
顯慶三年十二月。以迴紇故燭龍州刺史吐迷度子婆閏授左衛大將軍。
龍朔三年二月。移燕然都護府於迴紇部落。仍改名瀚海都護府。其瀚海都護府移雲中古城。改名雲中都護府。仍以磧為界。磧以北諸州為蕃州。悉隸瀚海。磧南並隸雲中。婆閏卒。子比來栗代立。比來栗卒。子獨解支立。其都督親屬及部落征戰有功者。並自磧北移居甘州界。故天寶末。取驍壯以充赤水軍騎士。在磧北者。自則天後。並為默啜所役屬。仍別立都督以統之。獨解支卒。子伏帝匐立。為河西經略副使。兼赤水軍使。
開元七年。伏帝匐卒。贈特進。遣使弔祭。子承宗立。承宗為涼州都督王君〈奐,大上加比〉誣奏。長流瀼州而死。其部落猶存。天寶初。迴紇葉護逸標苾。襲滅突厥小殺之孫烏蘇米施可汗。未幾。自立為九姓可汗。由是至今兼九姓之號。因而南徙。居突厥舊地。依烏德健山嗢昆河居焉。雖行逐水草。大抵以北山比中國之長安城。直南去西城一千七百里。西城。即漢之高闕塞。北去磧口三百里。有十一都督。九姓部落。一部落置一都督。於本族中選有人望者為之。破拔悉密及葛邏祿。皆收一部落。各置都督一人。每行止戰鬥。以二客部落為鋒。其九姓一曰迴紇。二曰僕固。三曰渾。四曰拔曳固。即拔野古。五曰同羅。六曰思結。七曰契苾。以上七姓部。自國初以來。著在史傳。八曰阿布思。九曰骨崙屋骨恐。此二姓天寶後始與七姓齊列。天寶三載三月。朝廷以逸標苾有誅烏蘇米施功。封為奉義王。及破拔悉密。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又遣使朝貢。四載。加授特進。五載。冊為懷仁可汗。六年。逸標苾卒。子磨延啜立。國人號為葛勒可汗。磨延啜勇悍善用兵。十五載。迴紇吐蕃遣使請和親。助國討逆。葛勒可汗太子葉護以精騎三千。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討賊。
至德元年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二載五月朔。駕在彭原。四月。官軍為賊將安守忠所敗於清渠北。乃遣中官竇議使於迴紇。令發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