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七十四
選部上
論選事
舊制。內外官皆吏部啟奏授之。大則署置三公。小則綜覈流品。自隋已降。職事五品已上官。中書門下訪擇奏聞。然後下制授之。唐承隋制。初則尚書銓掌六品七品選。侍郎銓掌八品選。三年一大集。每年一小集。其後。尚書侍郎通掌六品以下選。其員外郎監察御史。亦吏部唱訖。尚書侍郎為之典選。自貞觀以後。員外郎乃制授之。又至則天朝。以吏部權輕。監察亦制授之。其銓綜也。南曹綜覈之。廢置與奪之。銓曹注擬之。尚書僕射兼書之。門下詳覆之。覆成而後過官。至肅宗即位靈武。強寇在郊。始命中書以功狀除官。非舊制也。
武德五年。太僕卿張道源上表。以吏曹文簿繁密。易生姦欺。請議減之。高祖下其議。百寮無同者。唯太史傅奕言道源議至當。迫於眾議。事竟不行。
貞觀元年正月。侍中攝吏部尚書杜如晦上言曰。比者。吏部擇人。唯取言辭刀筆。不悉才行。數年之後。惡跡始彰。雖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上曰。如何可以得人。如晦對曰。兩漢取人。皆行著州閭。然後入用。今每年選集。尚數千人。厚貌飾詞。不可悉知。選司但配其階品而已。所以不能得才。魏徵亦曰。知人之事。自古為難。故考績黜陟。察其善惡。今欲求人。必須審訪。才行兼美。始可任用。上將依古法。令本州辟召。會功臣將行世封。其事遂止。
二十年。黃門侍郎褚遂良上表曰。貞觀初。杜淹為御史大夫。檢校選事。此人至誠在公。實稱所使。凡所採訪七十餘人。比並聞其嘉聲。積久研覆。一人之身。或經百問。知其器能。以此進舉。身既染疾。伏枕經年。將臨屬纊。猶進名不已。陛下悉擢用之。並有清廉幹用。為眾所欽望。大唐得人。於斯為美。陛下任一杜淹。得七十餘人。天下稱之。此則偏委忠良。不必眾舉之明效也。
顯慶二年。黃門侍郎知吏部選事劉祥道上疏曰。今之選司取士。傷多且濫。每年入流。數過一千四百人。是傷多也。雜色入流。不加銓簡。是傷濫也。古之選者。不聞為官擇人。取人多而官員少也。今官員有數。而入流無限。以有數供無限。遂令九流繁總。人隨歲積。謹約准所須人。量支年別入流者。令內外文武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員。舉大數當一萬四千人。壯室而任。耳順而退。取其中數。不過支三十年。此則一萬四千人。支三十年而略盡。若年別入流者五百人。三十年便得一萬五千人定數。頃者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人。足充所須之數。況三十年之外。在官者猶多。此便有餘。不慮其少。今年當入流者。遂踰一千四百。計應須數外。常餘兩倍。又常選者仍停六七千人。更復年別新加。實非處置之法。望請釐革稍清其選中書令杜正倫亦言。入流者多。為政之弊。公卿以下。憚於改作。事竟不行。
蘇氏議曰。冕每讀國史。未嘗不廢卷歎息。況今河西隴右。虜盜其境。河北河南關中。止計官員大數。比天寶中。三分減一。入流之人。比天寶中。三分加一。自然須作法造令。增選加考。設格檢勘。選司試能。嗟乎。士子三年守官。十年待選。欲吏有善稱。野無遺賢。不可得也。若比祥道所述。豈只十倍。不更弊乎。
開耀元年四月十一日敕。吏部兵部選人漸多。及其銓量。十放六七。既疲于來往。又虛費資糧。宜付尚書省。集京官九品已上詳議。崇文館直學士崔融議曰。今皇家兩曹妙選。三官備設。收其杞梓。搴其蕭稂。其有疾狀犯贓私罪當懲貶者。此等既未合得。伏望許同選例。錄以選勞。又選人每年長名。常至正月半後。伏望速加銓簡。促以程期。因其物情。亦何疲於來往。順其人欲。亦何費於資糧。又所銓簡。以德行為上。功狀次之。折衷之方。庶幾此道。尚書右僕射劉仁軌奏曰。謹詳眾議。條目雖廣。其大略不越數途。多欲使常選之流。及負譴之類。遞立年限。如令赴集。便是擁自新之路。塞取進之門。或請增置具僚。廣授官之數。加習藝業。峻入仕之途。亦恐非勸獎之通規。乖省員之茂躅。徒云變更。實恐紛擾。但昇平日久。人物滋殖。解巾從事。抑有多人。頃歲以來。據員多闕。臨時雖有權攝。終是不能總備。望請尚書侍郎。依員補足。高班卑品。准式分銓。分銓則留放速了。限速則公私無滯。應選者暫集。遠近無聚糧之勞。合退者早歸。京師無索米之弊。既循舊規。且順人情。如更有不便。隨事釐革。其殿員及初選。及選淺自知未合得官者等色。情願不集。即同選部曹司商量。望得久長安穩。
垂拱元年七月。鸞臺侍郎兼天官侍郎魏元同。以吏部選舉不得其人。上表曰。漢諸侯得自置吏四百石以下。其傅相大官。則漢為之置。州郡掾吏督郵從事。悉任之牧守。爰自魏晉。始歸吏部。遞相祖襲。以迄於今。用刀筆以量才。案簿書而察行。法令之弊。由來久矣。蓋君子重因循而憚改作。有不得已者。亦當運獨見之明。定卓然之議。如今選司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之權道。所宜遷革。實為至要。且天下之大。士人之眾。而可委之數人之手乎。假如平如權衡。明如水鏡。力有所極。照有所窮。銓綜既多。紊失斯廣。又以比居此任。時有非人。情故既行。何所不至。悠悠風塵。此焉奔競。擾擾遊宦。同乎市井。加以厚貌深衷。險如溪壑。擇言觀行。猶懼不勝。今使考行究能。折衷於一面。百寮庶職。專斷於一司。不亦難乎。況今諸色入流。歲有千計。群司列位。無復新加。官有常員。人無定限。選集之始。霧積雲屯。擢敘於終。十不收一。淄澠既混。玉石難分。用舍去就。得失相半。周穆王以伯冏為太僕正。命之曰。慎簡乃寮。無以巧言亂色。便僻側媚。其唯吉士。此則命其自擇下吏之文也。太僕正。中大夫耳。尚以寮屬委之。則三公九卿。亦必然矣。夫委任責成。君之體也。所委者眾。所用者精。故能得濟濟之多士。盛芃芃之棫樸。裴子野有言曰。官人之難。先王言之尚矣。居家觀其孝友。鄉黨取其誠信。出入觀其志義。憂難取其知謀。煩之以事。以觀其能。臨之以義。以察其度。始於學校。掄於州里。告諸六事。而後貢之於王庭。其在漢家。尚猶然矣。州郡積其功能。而為五府所辟。五府舉其掾屬。而升於朝廷。三公得參除署尚書。奏之天子。一人之身。所關者眾。一賢之進。其課也詳。故能官得其人。鮮有敗事。晉魏反是。所失宏多。子野所論。蓋區區之宋耳。猶謂不勝其弊。而況於當今乎。今不待州縣之舉。直取於書判。恐非先德行而後言語之意也。臣又聞漢書。張耳陳餘之賓客廝役。皆天下俊傑。彼之蕞爾。猶能若斯。況以今國家而不建長久之策。為無窮之根。盡得賢取士之術。而但顧望魏晉之遺風。留意周隋之末事。臣竊惑之。伏願依周漢之規。以分吏部之選。即望所用精詳。鮮於差失。祕書省正字陳子昂上疏曰。臣伏見陛下憂勤政治。而未以刺史縣令為念。臣何以知陛下未以刺史縣令為念。竊見吏部選人。補縣令。如補一縣尉耳。但以資次考第。從官洊歷即補之。不論賢良德行。何能以化民。而拔擢見補者。縱使吏部侍郎時有知此弊。而欲超越用人。則天下小人。已囂然相謗矣。所以然者。習於常也。所以天下庸流。皆任縣令。庸流一雜。賢不肖莫分。但以資次為選。不以才能得職。所以天下凌遲。百姓無由知陛下聖德勤勞夙夜之念。但以愁怨。以為天子之令使如是也。自有國以來。此弊最深。而未能除也。神龍元年。李嶠韋嗣立同居選部。多引用權勢。求取聲望。因請置員外官一千餘員。由是僥倖者趨進。其員外官悉依形勢。與正官爭事。百司紛競。至有相毆擊者。及嶠復入相。乃深悟之。見朝野喧議。乃上疏曰。自寶命中興。鴻恩溥被。唯以爵賞為惠。不擇才能任官。授職加階。朝遷夕改。正闕不足。加以員外。非復求賢助治。多是為人擇官。接武隨肩。填曹溢府。無益政化。虛請俸祿。在京則府庫為之殫竭。在外則黎庶被其侵漁。伏願微惜班榮。稍減除授。使匪服之議。不興於聖朝。能官之謠。復光於曩載。
上元元年。劉嶢上疏曰。臣聞論語有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豈有使父養子。而憂不得所者哉。今國家以吏部為銓衡。以侍郎為藻鑑。鏡所鑑者貌也。妍媸可知。衡所平者法也。年勞可驗。至於心之善惡。何以取之。取之不精。必貽後患。今選曹以檢勘為公道。以書判為得人。夫書判者。以觀其智也。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可使從政者歟。不可使之而或任之。是貽患於天下也。如有德行侔於甲科。書判不能中的。其可舍之乎。況於書判。借人者眾矣。求士本於鄉閭者。可謂至矣。且人不孝於其親者。豈有忠於君乎。不友於兄弟者。豈肯順於長乎。不恤於孤遺者。豈肯恤百姓乎。不義而取財者。豈有不犯贓乎。不直而好訟者。豈肯守恆乎。強悖而任氣者。其肯惠和乎。博奕而畋游者。其肯貞廉乎。不以辱為辱者。其肯敬慎乎。薦士無此病。則可任之以官也。
開元三年。左拾遺張九齡上疏曰。古之選用。取其聲稱。或遙聞辟召。或一見任之。是以士修素行。而流品不雜。臣以為吏部始造簿書。以備人之遺忘。今反求精於案牘。不急於人才。亦何異遺劍中流。而刻舟以記。去之彌遠。可為傷心。凡有稱吏部之能者。則曰從縣尉於主簿。從主簿於縣丞。斯選曹執文而善知官次者也。唯論合與不合。不論賢與不賢。大略如此。豈不謬哉。臣以為選部之弊。在不變法。變法之易。在陛下渙然行之。夫以一詩一判。定其是非。適使賢人君子。從此遺逸。斯亦明代之闕政。有識者之所嘆息也。
十三年十二月。封嶽迴。以選限漸迫。宇文融上策。請吏部置十銓。禮部尚書蘇頲。刑部尚書韋抗。工部尚書盧從愿。右散騎常侍徐堅。御史中丞宇文融。朝集使蒲州刺史崔林。魏州刺崔沔、荊州長史韋虛心。鄭州刺史賈曾。懷州刺史王邱等十人。當時牓詩云。員外卻題銓裏牓。尚書不得數中分。尚書裴漼。員外郎張均。其年。太子左庶子吳兢上表諫曰。臣聞易稱君子思不出其位。言各止其所。不侵官也。此實百王準的。伏見敕旨。令刑部尚書韋抗等十人。分掌吏部銓選。及試判將畢。遽召入禁中決定。雖有吏部尚書及侍郎。皆不得參議其事。議者皆以陛下曲受讒言。不信於有司也。然則居上臨民之道。經邦緯俗之規。必在推誠。方能感物。抑又聞欲用天下之智力者。莫若使天下信之也。故漢光武置赤心於人腹。良有旨哉。昔魏明帝嘗卒至尚書省。尚書令陳矯跪問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省司文簿。矯曰。此是臣之職分。非陛下所宜臨。若臣不稱職。則宜就黜退。陛下宜還宮。帝慚。迴車而反。又陳平丙吉者。漢家之宰相。尚不對錢穀之數。不問路死之人。故知自天子至于卿士。守其職分。而不可侵越也。況我大唐萬乘之君。卓絕千古之上。豈得下行選曹之事。頓取怪于朝野乎。凡是選人書判。並請委之有司。仍停此十銓分選。依舊以三銓為定。
天寶十載。吏部選才多濫。選人劉迺獻議于知銓舍人宋昱曰。虞書稱知人則哲。能官人則巍巍。唐虞舉以為難。今夫吏部既始之以掄才。終之以授位。是則知人官人。斯為重任。昔在禹稷皋陶之眾聖。猶曰載采采有九德。考績以九載。近代主司。獨委一二小冢宰。察言于一幅之判。觀行于一揖之內。古今遲速。何不侔之甚哉。夫判者。以狹辭短韻。語有定規為體。猶以一小冶而鼓眾金。雖欲為鼎為鏞。不可得也。故曰。判之在文。至局促者。夫銓者。必以崇文冠首。媒耀為賢。斯固士之醜行。君子所病。若引周公尼父於銓庭。則雖圖書易象之大訓。以判體措之。曾不及徐庾。雖有淵默罕言之至德。以喋喋取之。曾不若嗇夫。嗚呼。彼干霄蔽日。誠巨樹也。當求尺寸之材。必後於椽杙。龍吟虎嘯。誠希聲也。若尚頰舌之感。必下於鼃黽。觀察之際。能不悲夫。執事慮過龜策。文含雅誥。豈拘以瑣瑣故事。曲折因循哉。誠能先咨以政事。次徵以文學。退觀其治家。進察其臨節。則龐鴻深沉之士。亦可以窺其門戶矣。
貞元四年八月。吏部奏。伏以艱難以來。年月積久。兩都士類。散在遠方。三庫敕甲。又經失墜。因此人多罔冒。吏或詐欺。分見官者。謂之擘名。承已死者。謂之接腳。乃至制敕旨甲。皆被改張毀裂。如此之色。其類頗多。比來因循。遂使滋長。所以選集加眾。真偽混然。實資檢責。用甄涇渭。謹具由歷狀樣如前。伏望委諸州府縣。於界內應有出身以上。便令依樣通狀。限敕牒到一月內畢。務令盡出。不得遺漏。其敕令度支急遞送付州府。州司待納狀畢。以州印印狀尾。表縫相連。星夜送觀察使。使司定判官一人。專使勾當都封印。差官給驛遞驢送省。至上都五百里內。十二月上旬到。千里外。中旬到。每遠校一千里外。即加一旬。雖五千里外。一切正月下旬到。盡黔中嶺南。應不合北選人。不納文狀限。其狀直送吏曹。不用都司發。人到日。所司造姓攢勘合。即奸偽必露。冤抑可明。如須盤問。即下所在州府責狀。其隱漏未盡。及在遠不及期限者。亦任續通。依前觀察使與送所在勘責。必有灼然踰濫。事跡著明。據輕重作條件商量聞奏。庶稍澄流品。永息踰濫。敕旨。依奏。
六年二月詔。吏部續流選人新授官者。至來年二月之任。初。吏部侍郎劉滋李紓。以去冬選人無缺員。乃奏請代貞元五年授官計日成考者。三百五十員。令至今年八月之任。議者非之。於是諫議大夫韓章抗疏曰。竊見去年選授官者。多以六月七月方至任所。扶老攜幼。不遠數千里。以就一官。到纔經年。遂見停替。又見在留中人多者。有注貞元四年闕者。准格。至來年正月赴任。其續流人注五年缺者。遽以今年八月便任。一等用闕。兩等授官。五年闕者授替在前。四年闕者授仍在後。事皆非允。理實可矜。今制命已行。難於改易。其所授官人。請令至來年二月赴任。從之。
元和八年十二月。吏部奏。比遠州縣官。請量減選。四選五選六選。請減一選。七選八選。請減兩選。十選十一選十二選。各請減三選。伏以比遠處都七十五州。選人試後。懼不及限者。即狀請注擬。雖有此例。每年不過一百餘人。其比遠州縣。皆是開元天寶中仁風樂土。今者或以俸錢減少。或以地在遠方。凡是平流。從前不注。至若勸課耕種。歸懷逃亡。其所擇才。急於近地。有司若不注授。所在唯聞假攝。編甿益困。田土益荒。請減前件選。敕旨。宜依。
十一年九月。中書門下奏。字人之官。從古所重。遂許聞薦。冀得循良。其或不依節文。虛指事跡。既開繆舉之路。是扇倖求之風。望自今已後。所舉人事跡與節文不同。及檢勘無據。并到官後不稱職。及有負犯等事。並請量輕重坐其舉主。輕則削奪。重則貶謫。伏以前後敕文。雖有條約。比來銓覈。多務因循。今重申明。所期畫一。其舉人到省後。所司檢勘。如與節文不同。仰具事由並舉主名銜申中書門下。如所司鹵莽。便與判成。察知事狀違越。則所司與舉主同坐。從之。
寶歷二年十二月。吏部奏。伏以吏部每年集人。及定留放。至於注擬。皆約闕員。近者入仕歲增。申闕日少。實由諸道州府所奏悉行。致令選司士子無闕。貧弱者凍餒滋甚。留滯者喧訴益繁。至有待選十餘年。裹糧千餘里。累駮之後。方敢望官。注擬之時。別遇敕授。私惠行於外府。怨謗歸於有司。特望明立節文。令自今以後。諸司諸使天下州府。選限內不得奏六品以下官。敕旨。依奏。
太和七年五月敕節文。縣令。錄事。參軍。如在任績效明著。兼得上下考及清白狀陟狀者。許非時放選。仍優與處分。其餘官見任。得上下考。與減三選。如本官兩選以下者同。非時人例處分。
開成二年四月。中書門下奏。天下之治。在能官人。古今以還。委重吏部。自循資授任。衡鏡失權。立格去留。簿書得計。比緣今年三月。選事方畢。四月已後。方修來年格文。五月頒下。及到遠地。已及秋期。今請起今月與下長定格。所在府州。榜門曉示。其前資官。取本任解黃衣。本貫解一千里內。三月十日解到省。二千里三千里遞加十日。並本州齎送。選人發解訖。任各歸家。其年七月十五日。齊於所住府。看吏部長榜。定留放。其得留人。並限其年十二月十日齊到省試注唱。正月內。銓門開。永為定例。如其年合用闕少。選人文書無違犯可較。則於本色闕內。先集選深人年長人。其餘既無缺可集。南曹但為判成榜。示所住州府。許次年取本住州府公驗。便依限赴集。更不重取本住本貫解。舊格已久。不便更改。事遂不行。
四年四月敕。吏部去冬粟錯。及長名駮放選人等。如聞經冬在京。窮悴頗甚。街衢接訴。有可哀矜。宜委吏部檢勘。條流鈐轄。如非踰濫。正身不到。欠考欠選。大段瑕病之外。即與重收。以比遠殘闕注擬。不得用平留闕。如員闕不相當。不唱不伏官者。便任冬集。不復更論訴限。如未經中書門下陳狀。敕下後。不得續收。今冬已後。不得以為例。
會昌六年五月赦書節文。吏部三銓選士。祇憑資考。多匪實才。許觀察使刺史。有奇績異政之士。聞薦試用。
大中六年五月敕。大功以上親。連任停解。如已得資者。依本官選數集。如未得資。及未上並同非時人例放選。
天祐二年四月敕。應天下府州令錄。並委吏部三銓注擬。自四月十一日以後。中書並不除授。或諸道薦奏量留。即度可否施行。
掌選善惡
貞觀元年。溫彥博為吏部郎中。知選事。意在沙汰。多所擯抑。而退者不伏。囂訟盈庭。彥博唯騁辭辦。與之相詰。終日喧擾。頗為識者所嗤。
四年。杜如晦臨終。請委選舉於民部尚書戴冑。遂以檢校吏部尚書。及在銓衡。抑文雅而獎法吏。不適輸轅之用。物議以為刻。
五年。楊銓為吏部侍郎。銓敘人倫。稱為允當。然而抑文雅。進黠吏。觀時任數。頗為時論所譏。
八年十一月。唐皎除吏部侍郎。嘗引人銓問何方便穩。或云。其家在蜀。乃注與吳。復有云。親老先任江南。即唱之隴右。論者莫能測其意。
十七年。楊師道為吏部尚書。師道貴公之子。四海人物。未能委練。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勢貴。及其親黨。將以避嫌。時論譏之。又其年。吏部尚書高季輔知選。凡所銓綜。時稱允協。十八年。於東都獨知選事。太宗賜金背鏡一面。以表其清鑒焉。
龍朔二年。司列少常伯楊思元。恃外戚之貴。待選流多不以禮。而排斥之。為選者夏侯彪所訟。而御史中丞郎餘慶彈奏免官。中書令許敬宗曰。固知楊吏部之敗。或問之。敬宗曰。一彪一狼。共著一羊。不敗何待。
總章二年。司列少常伯李敬元。典選累年。銓綜有序。天下稱其能。參選者歲有萬人。每於街衢見之。莫不知其姓名。其被放有訴者。即陳其書判錯失。及身曾負殿。略無差舛。時人服其強記。莫之敢欺。
宏道元年十二月。吏部侍郎魏克己。銓綜人畢。放長榜遂出得留人名。於是衢路諠譁。大為冬集人援引指擿。貶為太子中允。遂以中書舍人鄧元挺替焉。元挺無藻鑑之目。又患消渴。選人因號為鄧渴。
如意元年九月。天官郎中李至遠知侍郎。時有選人姓刁。又有王元忠並被放。乃密與令史相知。減其點畫。刁改為丁。王元忠改為士元中。擬授官後。即加文字。至遠一覽便覺曰。今年銓覆數萬人。總識記姓名。安有丁士者。此刁某王某也。遽窮其姦。登時承服。省中以為神明。
長壽二年九月。許子儒除吏部侍郎。性無藻鑑。所視銓綜。皆委令史縱直。謂直曰。汝平配也。
久視元年七月。顧琮除吏部侍郎。時多權幸。好行囑託。琮性公方。不堪其弊。嘗因官齋至寺。見壁上畫地獄變相。指示同行曰。此亦稱君所為。何不畫天官掌選耶。
景龍三年。鄭愔與崔湜同執銓管。數外倍留人。及授擬不遍。即探用三考。二百日闕。夏不行。又用兩考。二百日闕。朝注夕改。無復准定。選人得官。乃有三考不得上者。有一人索遠。得校書郎。其或未能處置者。即給公驗。謂之比冬。故選司綱維紊亂。以崔鄭為口實。自後頗難綱紀。
景雲元年。盧從愿為吏部侍郎。精心條理。大稱平允。其冒名偽選。及虛增功狀之類。皆能擿發其事。典選六年。頗有聲稱。時人云。前有裴馬。後有盧李。謂裴行儉。馬戴。李朝隱。
開元十一年十二月。吏部侍郎崔林。以舊例有遠惡官六七百員。常不用。此冬因選深人。以此闕銓。日對面注。各得穩便。不入長名。用此遠闕都盡。
十八年。蘇晉為吏部侍郎。而侍郎裴光庭每過官應批退者。但對眾披簿。以朱筆點頭而已。晉遂榜選院云。門下點頭者。更引注擬。光庭以為侮己。不悅。時有門下主事閻麟之為光庭心腹。專知吏部過官。每麟之裁定。光庭隨口下筆。時人語曰。麟之手。光庭口。
天寶元年冬選。六十四人判入等。時御史中丞張倚男奭判入高等。有下第者嘗為薊令。以其事白於安祿山。祿山遂奏之。至來年正月二十一日。遂於勤政樓下。上親自重試。惟二十人比類稍優。餘並下第。張奭不措一詞。時人謂之曳白。吏部侍郎宋遙。貶武當郡太守。苗晉卿貶安康郡太守。考官禮部郎中裴朏。起居舍人張炟。監察御史宋昱。左拾遺孟國朝。並貶官。
十一載十一月。楊國忠為右相。兼吏部尚書。奏請兩京選人。銓日便定留放。無長名。於宅中引注。虢國垂簾觀之。或有老病醜陋者。皆指名以笑。雖士大夫亦遭詬恥。故事。兵部注官訖。於門下過。侍中給事中省不過者。謂之退量。國忠注官。呼左相陳希烈於坐隅。給事中列於前曰。既對注擬。即是過門下了。希烈等腹非而已。侍郎韋見素張倚。皆見衣紫。與本曹郎官。藩屏外排比案牘。趨走諮事。乃謂簾中楊氏曰。兩箇紫袍主事何如。楊乃大噱。選人鄭昂等。附會其旨焉。二十餘年。人率銓於勤政樓設齋簾。為國忠立牌於尚書省南。所注吏部三銓選人。務專鞅掌。不能躬親。皆委與令史及孔目官為之。國忠但押一字。猶不可遍。
貞元九年正月。御史中丞韋貞伯劾奏。稱吏部貞元七年冬以京兆府踰濫解送之人。已授官總六十六人。或有不到京銓試。懸授官告。文按選格銓狀。選人自書。試日書跡不同。即駮放殿選違格文者。皆不覆驗。及降資不盡。或與注官。伏以承前選曹乖誤。未有如此。遂使衣冠以貧乏待缺。姦濫以賄賂成名。非陛下求才審官之意。由是。刑部尚書劉滋以前吏部尚書。及吏部侍郎杜黃裳。皆坐削階。
太和二年三月。都省奏。落下吏部三銓注今春二月旨甲內超資官洪師敏等六十七人。敕。都省所執是格。銓司所引是例。互相陳列。頗似紛紜。所貴清而能通。亦由議事以制。今選已滿。方此爭論。選人可哀。難更停滯。其三銓已授官。都省落下者。並依舊注。重與團奏。仍限五日內畢。其如官超一資半資。以今授稍優者。至後選日。量事降折。尚書侍郎注擬不一。致令省都以此興詞。鄭絪丁公著。宜罰一季俸。東銓所落人數較少。楊嗣復罰兩月俸。其今年選格。仍分明標出近例。冀絕徼求。時尚書左丞崔宏景。以吏部注擬。多不守文。選人中僥倖者眾。糾案其事。落下甲敕。選人輩惜已成之官。經宰相喧訴。故特降此勒。
吏曹條例
總章二年四月一日。司列少常伯裴行儉。始設長名牓。引銓注期限等法。又定州縣升降官資高下。以為故事。仍撰譜十卷。
其年十一月。吏部侍郎李敬元。委事於員外郎張仁禕。仁禕有識略吏幹。始造姓歷。改修狀樣銓歷等程式。敬元用仁禕之法。銓綜式序。仁禕感國士見委。竟以心勞嘔血而死。
開元十八年四月十一日。侍中兼吏部尚書裴光庭奏。用循資格。至二十一年。光庭薨。中書令蕭嵩與光庭不協。以循資格取士不廣。因奏事言之。六月二十八日詔。古者。諸侯舉士。必本於鄉曲。府庭署吏。亦先於行能。所以人自檢修。官無敗政。及乎魏承漢弊。權立九品。今之吏部。用是因循。入仕寖多。為法轉密。然於濟治求才。未聞深識。持衡處事。徒具繁文。朕寤寐永懷。每以惆悵。夫琴瑟不調者。改而更張。法令不便者。義復何異。頃者。有司限數。及拘守循資。遂令銓衡。不得揀拔天下賢俊。屈滯頗多。凡人三十始可出身。四十乃得從事。更造格限。分品為差。若如所制之文。六十尚不離一尉。有材能者。始得如此。稍敦樸者。遂以終身。由是取人。豈為明恕。自今以後。選人每年。總令赴集。依舊以三月三十日為限。其中有才優業異。操行可明者。一委吏部臨時擢用。貴於取實。何限常科。雖遠郡下寮。名跡稍著。亦須甄拔。令其勸勉。俾人思為善之利。俗知進取之途。朕所責成。實在吏部。可舉其大略。令有所依。比者。流外奏甲。仍引過門下。簿書堆盈於瑣闥。胥吏填委於掖垣。豈是合宜。過為煩碎。自今以後。亦宜依舊。
二十八年八月。以考功貢院地置吏部南院。以置選人文書。或謂之選院。其選院本銓之內。至是移出之。東都至二十一年七月。以太常園置之。
二十二年七月六日。吏部尚書李嵩奏曰。伏見告身印與曹印文同。行用參雜。難以區分。望請准司勳兵部印文。加告身兩字。從之。
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敕。王子未出閤者。侍講。侍讀。侍文。侍書。並取見任官充。經三周年放選。與處分。習藝館諸色內教。通取前資及常選人充。經二年已上。選日。各於本色量減兩選與處分。左右衛三衛及五品以上子弟。經七年。雜衛三衛經八年。勳官經九年。並放選。與處分。
貞元二年三月。吏部奏。伏准今年二月十三日敕。除臺省常參官。餘六品已下。並准舊例。都付本司處分者。其六品以下選人中。有人才書判。無闕相當。承前准格。皆送中書門下。又立功狀奏請。要有褒揚等令。並委本司注擬。即不同常格選人。若無闕相當。一一令待續闕。事即停滯。必招喧訴。應緣功狀。及非時與官。合授正員額。并選限內無闕注擬者。伏請量事計日。用成三考闕。如臨時人數稍多。注擬不足。灼然須處置發遣。即請兼用兩考以上得資闕。並量人才資序注擬訖。准敕送中書門下詳定可否。其六品以下。有官資稍高。合入五品。縱非五品。亦請依前送名。敕旨。兩考闕不在用限。其三考闕。如非當年准格令用。除別敕授官人外。亦不在用限。如闕員不足選人。事須處分者。臨時奏聽進止。餘例依。其年三月敕旨。五品官。准式不合選補。使注擬。宜付吏部檢勘訖。送中書門下。其據資敘。卻合授六品已下官。任便處分。
其年五月。吏部奏。伏准貞元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敕。諸州府及京五品已上官停。使下郎官御史等。宜付所司。作條件聞奏者。緣諸色功優。非時授官。闕員稍多。請作節限許集。上州刺史。兩府少尹。四赤令。停替後。請許一月內于都省陳牒納文狀畢。檢勘同具由歷。每至月終。送名中書門下。仍請不試。太原。河中。鳳翔。江陵。成都。興元府少尹赤令。及京兆鴘赤令。中下州刺史。諸使下停減郎官御史等停官。當年并聽集。六品以下常參官。以理去任者。當年聽集。具員官京兆府先申中書門下省。檢勘未成失文歷者。其中先東西在遠。不及選集。並請依後件合集人限。所在陳牒。隨例赴集。選人有明經。進士。道舉。明法出身。無出身人有經制舉。宏詞拔萃及第。判入等清白狀。并有上下考校奏成。及孝義名聞。制及敕褒獎者。或曾任郎官。御史。起居。補闕。拾遺。太常博士。兩府判司。兩府畿赤官。使下郎官。觀察使。節府。都團練。都防禦。度支。水陸運鹽鐵使。留守判官。支使推官。書記等。制敕分明。貞元元年十二月已前離任者。一切聽集。并六府少尹鴘赤令。並不在試例。應未及一考已下。被替丁憂服滿。廢省。患解侍親。并隔絕不上州府縣升降等官。並聽當集。緣未得資望。准六品已下選人例。所試狀縱入下等。望臨時據人材定留放。其違程不上人。經免殿者。聽集。仍卻還本道本色官。應准格未合集人。其中有文詞宏贍。學術精通。灼然為人所知。亦任於所在府州陳狀。本州長官。精加選擇。堪獎拔者。具解申送。依例赴集。至省審加考覈。有才實相副。別狀送名。如有踰濫。其本州署申解牒本判官。量事科罰。四品官中。有衰疾情願任致仕官者。但是正員官。不限考數。任於所在州府陳牒。依合集人狀樣通由歷。准前送本道察觀察使上省。不用身到禮部。附學官先及第人薦關吏部者。並聽集。准例試狀定留放。應集合試官。並望准舊例狀一道。仍准建中二年格例。及大歷十一年六月敕。請條委左右僕射兵部尚書侍郎同考試。其狀考入上等。具名所試狀。依限送中書門下。其考入下等者。任還。
十一年十月。罷吏部兵部司封司勳寫急獲告身。凡九十員。
二十三年五月。齊抗以太常卿代鄭餘慶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先時。每歲吏部選人試判。別奏官考覆。第其上下。既考。中書門下覆奏。擇官覆定。寖以為例。抗為相。乃奏言吏部尚書已是朝廷精選。不宜別差考官重覆。其年他官考判訖。俾吏部侍郎自覆。明年。遂不置考判官。蓋因抗所論奏也。
太和六年八月敕旨。凡權知授官。皆緣本資稍優。未合便得藉才。不遽擢用。故且權知。若通計五考。即便同正授。極為僥倖。自今以後。應請州府五品長馬權知正授。通計六考滿停。其勒留官如有未滿六考。停給課料者。便准此卻與支給。
四年五月。中書門下奏。准太和元年九月敕。釐革兩畿及諸州縣官。唯山劍三川峽內。及諸州比遠。許奏縣令錄事參軍。其餘並停。自敕下以來。諸道並有奏請。如滄景德棣。敕後已三數員。伏以敕令頒行。不合違越。苟有便宜。則須改張。自今以後。山劍三川峽內。及諸道比遠州縣官。出身及前資正員官人中。每道除令錄事外。望各許奏三數員。如河北諸道滄景德棣之類。經破蕩之後。及靈夏邠寧麟坊等州。全無俸料。有出身及正員官。悉不肯去。吏部從前多不注擬。如假攝有勞。望許於諸色人中。量事奏三數員。其餘勒約及期限。並請依太和元年九月十九日敕處分。從之。
其年七月。吏部應遠道州縣課料錢元額。計料支給。不得更欠折。當司據料前錢定數。牒示選人使知委。敕旨。宜依。
五年六月敕。南曹檢勘。廢置詳斷。選人儻有屈事。足以往覆辨明。近年以來。不問有理無理。多經中書門下接訴。致令有司失職。莫知所守。選人踰分。唯望哀矜。若無條約。恐更滋甚。起今以後。其被駮選人。若已依期限。經廢置詳斷不成。自謂有屈。任經中書門下陳狀。狀到吏部後。銓曹及廢置之吏。更為詳斷。審其事理。可收即收。如數至三人已上。廢置郎官請牒都省罰直。如至十人已上。具事狀申中書門下處分。如未經廢置詳斷。公然越訴。或有已經詳斷不錯。輒更有投論者。選人量殿兩選。當日具格文榜示。冀無冤濫。亦免倖求。
八年正月敕。吏部疏理諸色入仕人等。令勘會諸司流外令史。府史。掌固。禮生。楷書。醫工。及諸司流外令史等。總一千九百七十二員。六百五十七員請權停。一千三百一十五員。請令諸司守缺。除見在外。以後不得更置。委御史臺察訪。
開成二年六月。吏部南曹奏。准今年五月敕。長定選格。加置南曹郎一人。別制印一面。敕旨。依奏。
會昌五年七月敕。應在京百司官典優成授官人等。既云趨吏執舉。簿書優成。命官須居散秩。近日僭越殊甚。條紊舊規。累資或至於登朝。班序豈容於雜類。自今以後。如有改轉官。宜止於中下州長史司馬。但不令登朝。事貴得體。永為常式。
天祐三年四月十九日。吏部奏。今後選人。如是格式申送員闕。任其穩便去處請官。不得妄指射諸道。假滿拋官不到任。停留官元闕。及違程不上月限等闕。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