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十九
廟隸名額
太廟署舊隸太常。官有廟令丞各一員。至開元二十一年二月二日。敕宗廟所奉。尊敬之極。因以名署。情所未安。宜令禮官。詳擇所宜奏聞。至五月十六日。太常少卿韋縚奏曰。謹按經典。竊尋令式。宗廟享薦。皆主奉常。別置署司。事非稽古。其太廟署望廢省。本寺專奉其事。許之。至開元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敕宗正設官。實司屬籍。而陵寢崇敬。宗廟惟嚴。別隸太常。殊乖本系。奉先之旨。深所未安。自今已後。諸陵廟署。並隸宗正寺。其宗正官屬。並擇宗子為之。永以前奉園廟。敦敘親親。我之宗盟。異姓為後。至天寶十二載五月十二日。太廟及諸陵署。依舊隸太常寺。至德二載十一月二日。陵廟並依宗正寺收管。至永泰元年二月十九日。敕諸陵廟署。並隸太常寺。至大歷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敕諸陵廟。並宜依舊宗正寺檢校。
孝敬皇帝廟
儀鳳二年四月二日敕。孝敬皇帝。神主再期之後。宜祔于太廟之夾室。遷祔之日。神主遍朝六廟。仍令禮官考覈前經。發揮故實。具為儀制。副朕意焉。至神龍元年六月十五日。祔孝敬皇帝神主于廟。號義宗。
景雲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禮儀使中書令姚元之等奏稱。准禮。先帝即合祔廟。其太廟第七室。皇昆義宗孝敬皇帝。哀皇后裴氏神主。伏以義宗未登大位。追尊神龍之初。乃令升祔。春秋之義。國君即位。未踰年者。不合列敘昭穆。又古者祖宗。各別立廟。孝敬皇帝恭陵。既在洛陽州。望于東都。別立義宗之廟。祔孝敬皇帝及哀皇后神主。有司以時享祭。則不違先旨。又協古制。在此神主。望入夾室安置。伏願以義斷恩。式存祀典。從之。
開元六年正月二十六日。將作大匠韋湊上疏曰。臣聞禮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之廟。百世不毀。故殷太甲曰太宗。太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宗文王武王。漢則文帝為太宗。武帝為世宗。其後代有稱宗。皆以方制海內。德澤可宗。列于昭穆。期于不毀。稱宗之義。不亦大乎。況孝敬皇帝位止東宮。未嘗南面。聖道誠冠于儲副。德教不被于寰瀛。立廟稱宗。恐非合禮。況別起寢廟。不入昭穆。稽諸祀典。何義稱宗。以臣庸識。竊謂不可。望更令所司詳議。務合于禮。于是太常請以本諡孝敬為廟稱。從之。至七年十月九日。祔孝敬皇帝神主于東都從善里新廟。故來廷縣署。至十八年九月八日。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