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正文·第十八篇 北齐的鲜卑化及西胡化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如魏普南北朗时期的民族,往往以文化来划分,而非以血统来划分。少数民族汉化了,便被视为"杂汉"、"汉儿"、"汉人"。反之,如果有汉人接受某少数民族文化,与之同化,便被视为某少数民族人。南北朝时期,北方便有汉人因为久居鲜卑地区,接受鲜卑的文化,与之同俗,不仅被人们目为鲜卑人,他们自己也把自己视作鲜卑人。在少数民族中间也是这样。某一少数民族人如果接受另外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与之同化,便被视为另一个民族的人,他的本民族反而隐蔽不显。我们说的北魏的鲜卑族便是一个很杂的民族。在研究北朝民族问题的时候,不应过多地去考虑血统的问题,而应注意"化"的问题。
(一)北齐的鲜卑化
北齐最高统治者皇室高氏为汉人而鲜卑化者。首先可以注意高谧这个人物。《魏书》三二《高湖传》附《髙谧传》云:
"显祖之御宁光宫也,恒侍讲读,拜兰台御史,寻转治书,掌摄内外,弹纠非法,当官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