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正文·第六篇 五胡种族问题
(一)五胡次序
《晋书》一一〇《苻坚载记下》云:
"(姚》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廣符历,可以为惠。'瞜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绊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样,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资治通鉴》一〇六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八月条"五胡次序无汝羌名"句胡注云:
"胡,羯,鲜卑,氐,羌,五胡之次序也。无汝羌名,谓濂文耳。姚苌自谓次应历数,坚故以截文为言。"
《通鉴》胡注是对的。姚苌自谓次应历数,这就出现了一个"五胡次序"的问题。就建国先后而言,是一胡(匈奴),二羝,三鲜卑,四氐,五羌。这五种胡人,在《晋书》一〇三《刘曜载记》中曾经提及。其言云:
"(刘曜)置单于台于渭城,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胡,褐、鲜卑、氐、羌豪杰为之。"
所谞胡、羯、鲜率、氏、羌就是"五胡"。但在刘曜的时候,还无"五胡"的名称。"五胡"名称最早出自苻坚之口,"次序"也是苻坚讲的。
"十六国"又非全是五胡所建。如成国为赛人所建,北燕、西凉为汉人所建。五胡所建国家,也非都列人十六国之中,如鲜卑人建立的西燕。十六国之名来源于崔鸿的《十六国舂秋》。他所记十六国有他自己的标准。《魏书》六七《崔光传》附《崔鸿传》略云:
"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表曰:'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伹诸史残缺,体例不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不同,定为一书。'―可见崔鸿所记十六国,是取其"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非必与五胡联系。
五胡种族问题,须讨论的是羯、鲜卑与氐人三族,还有卢水胡。至于匈奴和羌族,种族来源甚明,可置勿论。
(二)羯族
关于羯族的来源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