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正文·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汉化 (崔浩问题)

汉化在胡族中是一种潮流,但在这种潮流中,也有反汉化的逆流。汉化的正流,终究要战胜反汉化的逆流。不过在某一个时期,逆流也可能大于正流。在北魏前期的汉化中,逆流要大于正流。这可从崔浩事件得到说明。

北方当时最有势力的文化高门均系大族。当然,不是一族都有文化,而是有文也有武。如赵郡平棘李灵,"以学优,选授文成皇帝经,加中散、内博士"。子李恢却"拜长安镇副将"。李恢子李显甫,以"豪侠知名,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北史》三三《李灵传》)势力极为强大。北方兵戈扰攘之际,汉人未能南迁的,都筑坞堡以自保。其结聚或以宗党、或以婚姻、或以佣户为核心,关系极为密切,组织极为胶固。坞堡宗族有它自己的政治、经济与家族主义,形成地方上强大的势力。胡人最注意的便是此等大族。所谓汉化和反汉化的问题,从胡族的上层来讲,也就是与汉人大族特别是与文化高门或文化士族的关系问题。《魏书》四上《世祖纪上》略云-"神廳四年九月壬申诏曰:'访诸有司,咸称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诲髙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冕州郡,有羽仪之用,敕州郡以礼发遣。'遂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人,皆差次叙用。"

《魏书》四八《髙允传》略云:"高允,宇伯恭,勃海人也。神麂四年,与卢玄等俱被征。"

这是对汉人大族的一种笼络。

清河崔氏为北朝第一盛门,崔浩即出于此族。《魏书》三五《崔浩传》(参《北史》二一《崔宏传》附子《浩传》)云:"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白马公玄伯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