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正文·第七篇 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

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各族,在文化上、社会经济上都在汉化,虽然深浅不同,也不是整齐划一,但表明了一种倾向,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胡汉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

(一)胡族的汉化

在文化方面,胡族上层的文化都很高。先看匈奴。

刘渊(元海〉。《晋书》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略云:

"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家焐晋阳汾润之滨。《元海)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參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趴《汉》、渚子无不综览。咸熙中为侍子,在洛阳。"

刘和。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子《和传》略云:

"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

刘宣。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刘宣传》略云:

"刘宣好学修絜,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夜。好《毛诗》、《左氏传》。炎每叹之曰:宣若遇汉武,当逾于金日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闻,盖数年。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未尝不反复咏之曰:'大丈夫若遇二袓,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晋》武帝以宣为右部都尉刘聪。同书一〇二《刘聪载记》略云:

"刘聪,元海第四子也。幼而聪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淙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箱,賦頌五十余篇。"

上举刘渊、刘和、刘宣、刘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好学,都喜读经史。刘渊、刘宣且曾拜汉人崔游、孙炎为师。刘聪不仅善书法,而且善诗文。所作《述怀诗》达百余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