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二千八百八
八灰梅
总叙
【周礼】
《笾人》:馈食之笾,其实干。注:,梅干也。
【礼记】
《内则》:桃诸,梅诸。
【山海经】
《中山经》《中次九经》:踞山,其木多梅。
【镇江志】
梅有白,有红,花皆五出。其实,有圆消梅,葱管消梅,金定梅,苦梅。未熟曰青梅,熟曰黄梅。惟千叶者花而不实。
【悦生随抄】
卉木皆盛春气而后发生者,以木旺于寅卯然也。独梅开以冬,其故何哉?盖东方动以生风,风生木,故曲直作酸,则酸者木之性,唯梅之味最酸,乃得气之正,方水为之母,以生之则易感,故梅先众木而花。
【瓮牖闲评】
《玉篇云》:与梅同。《字说》云:用作羹,和异味而合之,如媒也。然则梅李字亦可作李矣。
【陆佃俾雅】
梅,一名,杏类也。其实酢,子赤者材坚,子白才者材脆。华在果子华中尤香,俗云梅华优于香,桃华优于色。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多矣。若荔枝无好华,牡丹无美实,亦其类也。《记曰》:夔其穷与,梅先桃李而华。女失婚姻之时,则感已之不如,亦梅花虽先桃李,然其著实乃更在后则婚姻之年或未慊也。故诗人以兴焉。诗曰:“有梅,其实七兮”,“有梅其实三兮”,有梅,顷筐既之,则婚姻尤晚矣。得及男女之时而已。盖始于季秋,终仲春者,婚姻之时也。三十而娶,二十而嫁者,男女之时也。《周南》婚姻以时。《召南》则男女得以及时而已。且及者,汲汲之词,此其所以浅迫而为《召南》。然则鲁卫之政,兄弟也;周召之化,其父子欤诗曰:墓门有梅,有鹗萃止。“言”墓门之隧,既非梅之所宜生,而鹗之为物,食葚,而甘之以自美。非梅之所能养而美之者也。犹之陈陀无良,师傅养成其质。以至于不义。且鹗所鸣,民有祸。则恶加于万民之譬也。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俗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郁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沾衣服,皆败。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转淮而北则否。亦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故人有不识梅者,地气使然也。《传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亦华信风之类。贾思勰曰:按梅华早而白,杏华晚而红,梅实小而酸,杏实大而甜。梅可以调鼎,杏则不任此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为一物,此则北人不识梅也。《诗》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条,柚也。盖柚渡淮而为枳,梅变而成杏。今终南之所生,有条、有梅。而材实成焉。则山之所以美化乃在乎此。以譬则人君之道化也。《书》曰:若作酒醴,尔惟麴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盖造而始之者,麦蘖也;调而成之者,盐梅也。高宗之于傅说,始命之曰,用汝作砺,言命汝作此而已,所谓格则庸之者也。终命之曰。尔惟麴蘖,尔惟盐梅,则其所以待之厚矣。盖麴蘖所以作酒故也,盐梅所以作和羹故也。《七命》云以秋橙,酢以春梅。正言春梅者,春实尚青,解酢故也。《淮南子》注曰:一梅不足为百人酸,喻少不能有所信。故曰: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钧金与一舆羽之谓哉。旧说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始华,故文。二人向阳为从,向阴为比。士之趋向,不可不慎也。
【事类蒙求】
屈原作《离骚》取众芳草,独不及梅。杨诚斋《和梅诗》序:楚骚远取江篱杜若,而近全梅,岂偶遗之哉?鲁苍山诗:少陵忘却浑闲事,更有离骚忘却梅。
【事类合璧】
梅之来久矣,考之前载,其始见于炎帝之经,至于《诗》《书》靡不称述。自是以来,汉见于上林花,魏见于曹林,晋见于江南,南北朝宋见于含章宫,梁见于扬州法曹解舍,隋又见于罗浮松林间。花之名始著见于墨客骚人之手者不一。下逮李唐而至于本朝,其赋咏何多也。然其品类亦甚蕃,有非一言之所能尽。虽其间谱之者不一而足,亦不过随所得而为之,是岂一人两耳目所可得而遍及耶?以见天地之大,造物之巧,穷之而不可胜穷也。物皆然,况梅乎?君子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而梅也独先天下而春,是故首及之。
【老学庵笔记】
宋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梅必称驿使。至庆历后,恶其陈腐,姑一洗之。
【齐民要术】
种梅杏
尔雅曰:梅,也。时英梅也。郭璞注曰:梅似杏,实醋。英梅,未闻。《广志》曰:蜀名梅为,大如雁子,梅杏皆可以为油脯。黄梅以熟作之。《诗义疏》云: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醋,亦可生啖也。煮而曝干为苏,置羹齑中,又可含以香口。亦密藏而食。《西京杂记》曰: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蒂梅、胭脂梅、丽枝梅。
早梅
【范石湖梅谱】
早梅花胜直脚梅,吴中春晚,二月始烂熳。独此品于冬至前已开,故得早名。钱塘湖上亦有一种尤开早。余尝重阳日亲折之,有“横枝对菊开”之句。行都卖花者争先为奇,冬初折未开枝置浴室中,薰蒸令拆,强名早梅,终琐碎无香。余顷守桂林,立春梅已过,元夕则尝青子,皆非风土之正。杜子美诗云:“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惟冬春之交,正是花时耳。
【曾造类说】
王沂公曾布衣以所业投吕文穆公蒙正,有早梅诗云:“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文穆曰:“此生已安排作状元宰相矣!”后皆然。
【石林燕语】
宋朝状元为相者四人:吕文穆公,王文正公,李文定公,宋元宪公。文穆登第十二年拜相,文正二十一年,文定二十九年,元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