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卷六十三 唐書三十九
列傳第十五
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初名居言,案:新、舊唐書作張言,薛史李罕之傳亦作張言,與此傳異。賜名全義,梁祖改為宗奭,莊宗定河南,復名全義。祖璉,父誠,世為田農。全義為縣嗇夫,嘗為令所辱。
乾符末,黃巢起冤句,全義亡命入巢軍。巢入長安,以全義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巢敗,依諸葛爽于河陽,累遷至裨校,屢有戰功,爽表為澤州刺史。案洛陽搢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云:王在巢軍中,知其必敗,遂翻身歸國,唐授王澤州刺史。攷是書則全義因巢敗始歸諸葛爽,乃表為澤州刺史也。舊聞記殊失事實。
光啟初,爽卒,其子仲方為留後。部將劉經與李罕之爭據洛陽,罕之敗經于聖善寺,乘勝欲攻河陽,營于洛口。經遣全義拒之,全義乃與罕之同盟結義,反攻經于河陽,為經所敗,收合餘眾,與罕之據懷州,乞師于武皇。武皇遣澤州刺史安金俊助之,進攻河陽,劉經、仲方委城奔汴,罕之遂自領河陽,表全義為河南尹。
全義性勤儉,善撫軍民,雖賊寇充斥,而勸耕務農,由是倉儲殷積。洛陽搢紳舊聞記:王始至洛,于麾下百人中,選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將。每人給旗一口,榜一道,于舊十八縣中,令招農戶,令自耕種,流民漸歸。王于百人中,又選可使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副,民之來者撫綏之,除殺人者死,餘但加杖而已,無重刑,無租稅,流民之歸漸眾。王又于麾下選書計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判官。不一二年,十八屯中每屯戶至數千。農隙選丁夫授以弓矢槍劍,為起坐進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戶,大者六七千,次者四千,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