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志
广告x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天文略 【六】

  刻漏

  ○刻漏

  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

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日未出前二刻半而明既没后二刻半乃昏减夜五刻以益昼漏谓之昏旦漏刻皆随气

增损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 【

按周官司寤氏掌夜时郑注夜时谓夜早晚若今甲乙至戊贾公彦疏云甲乙则早时成亥则晚时非也郑自以甲乙丙丁戊五分夜为定或讹

戊为戊贾疏遂乘其讹而言戌亥耳颜氏家训云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是其证也】 昏旦有

星中每箭各有其数皆所以分时代守更其作役汉兴张苍因循古制犹多疏阔及孝武考定星术下漏以追天度亦未能尽其理刘向洪范传

记武帝时所用法云冬夏二至之间一百八十余日昼夜差二十刻大率二至之后九日而增损一刻焉至哀帝时又改用昼夜一百二十刻寻

亦寝废至王莽窃位又遵行之光武之初亦以百刻九日加减法编于甲令为常符漏品至和帝永元十四年霍融上言官术率九日增减一刻

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术漏刻随日南北为长短乃诏用夏术漏刻依日行黄道去极每差二度四分为增减一刻凡用四十八

刻终于魏晋相传不改宋何承天以月蚀所在当日之衡考验日宿知移旧六度冬至之日其影极长测量晷度知冬至移旧四日前代诸漏春

分昼长秋分昼短差过半刻皆由气日不正所以而然遂议造漏法春秋二分昏旦昼夜漏各五十五刻齐及梁初因循不改至天监六年武帝

以昼夜为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乃以昼夜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用一百八刻依尚书考灵曜昼夜

三十六顷之数 【按周髀算经赵君卿注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