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宋史》·赵必愿传

赵必愿,字立夫,是广西经略安抚赵崇宪的儿子。他不到二十岁时,遭祖母丧,因悲哀他骨瘦如柴。服丧期满后,因祖父赵汝愚的遗表,他被补官为承务郎。

  开禧元年(1205),他铨试后为监平江府粮料院,调为常熟丞。嘉定七年(1214),他被推举参知进士考试,任崇安县知县,辨别各种事情都很清楚,官吏不能阻挠他。他整顿学政,定征收租税的法令条目,把户名列为三等,以三期为限,交足的给以表彰,没交足的给以宽限,过期不交的里胥负责监督,百姓都很高兴愿意交纳。赵必愿革除了胥吏卖盐的弊政。赵必愿擅自发放光化社仓的粮食救活饥民,统帅大怒,抓起小吏想惩治他,赵必愿说:“这是守臣的职责,小吏有什么罪?”他就收拾行装等着受责备,统帅没有什么理由能责问他就结束了这件事。原来有个均惠仓,仓中没什么储备,赵必愿捐钱增买了粮食,使仓储达二千石。他极力主张实行义役法,在乡里间选择善良的人,让他们负责推排,他拿出钱财买田助役,劝勉有资产的人家,有受到感化的人,拿出自己的土地进行倡导,这个风气在这个地区流行起来,上下都很方便。台府听说后,在八郡四十八县颁布了这个办法。赵必愿任职年满,当地百姓共同建立祠堂,刻上碑文纪念他。

  赵必愿被授予湖、广总所干办公事。遭父丧,他为父亲守丧完全符合礼节,他给黄干写信请教学术问题。守丧期满后,赵必愿被差派为两浙运司主管文字,再次考核他为官的政绩后,他被特差派为提领安边所主管文字。赵必愿被差遣为全州知州,他向皇上辞别时,上奏请求去道州、江州寻访周敦颐的后代。赵必愿任常州知州,改为处州知州,他向朝廷陈述折帛交纳银子的弊病,他的建议都被采纳。赵必愿调到泉州任职,罢去白土课税并免除了差吏榷铁,劝各县实行义役。秋季天旱,他极力讲求救灾的事,请求调拨永储、广储两处粮仓的米赈济灾民。赵必愿被差派为主管官告院。过了五天,皇上下诏让他仍旧主管官告院并兼任台州知州,他完全继承祖父的为政作风,访察百姓的疾苦,抚恤贫困的人,修养济院,建陈馞祠,政事和教化都取得了成绩。

  端平元年(1234),赵必愿以直秘阁的身份任婺州知州。他到婺州后,免去了绍定六年(1233)小户人家承担的三万多缗绫罗钱。设立善良、刁顽两种户籍,以便劝戒人们。赵必愿筹措广惠仓和其他粮仓的存粮。他上奏请求减少皇宫仓库的绫罗,向户部申请免用旧例,先废除各种窠名钱,罢去开化税场。赵必愿升为太府寺丞,不久升为度支郎中。皇上下诏赵汝愚和宁宗一起享受祭祀,这是赵必愿请求的。赵必愿兼任右司郎中,皇上召见他,他上疏说:

  “陛下英明有运气,独自决断,本想扭转一切。然而大权如果掌握在自己手里,或许还有权力转移下面的疑虑;各条正路如果都已打开,或许还怀疑有其他的门路。策封和罢免二个宰相,可以消除天灾,被罢免的本来就难再留下来,留下来的恐怕最终也要辞官。留着三公、宰相的高位等待元老旧臣,怀疑的人或许还是不来,何况在数千里之外;按位次任命官员掌握大政,怀疑的人或许还是不敢专心工作,何况他们的官位也不安稳。中书,是政事的根本,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能含糊意图而使天下人产生疑虑吗?亲自选拔台谏,是广开言路,任用不长时间,为什么就轻易罢去?罢去不久,为什么让他再来?从地方召用的人,不知究竟能不能被重用而必定安心吗?派遣到外地巡察的官员,不知能不能听从建议而没有避讳呢?

  “朝廷任官,国家赏罚,本来是最公正的,现在有姓名没有在朝廷出现过,而提升他的命令忽然从内廷传出,斥逐三衙,竟不说明是因为什么罪名,于是人们开始对陛下产生疑虑了。颁布一个任免官吏的名单,发布一项命令,即使不一定是出自宦官的意图,而人们或许就怀疑宦官;即使不一定是出于宠臣的意图,而人们或许就怀疑宠臣;即使不一定是出于皇亲国戚的意图,而人们或许就怀疑皇亲国戚。天下,是祖宗的天下,不是陛下所私有的,陛下虽然有革除弊病的心思,然而却做出让人产生怀疑的事,陛下在这方面还有什么快乐呢?”

  赵必愿的上疏受到当时人的赞扬。

  宋朝攻打三京的军队失败,边事十分紧急,皇上诏命大臣上奏防守的计策,赵必愿讲十件事:颁布哀悼的诏书,汇合江淮地区的军队,解救江陵的危急,节省财物,不要派使臣议和,抚恤无家可归的百姓,安置从北方来的人民,设置安抚使,选择更替的将帅,提拔没被重用的将领,这些都切中边事的要害。政府议论纸币日益贬值,想命令各州再印制并采用其他称提法,赵必愿力争这样不可行。嘉熙元年(1237),赵必愿给政府写信,论述边防的事,他被任命为右司郎中。

  发生火灾,赵必愿应皇帝诏命上封事,他说:“对扩充疆土而酿成祸患的人的处罚,受到制约而没施行;对激起事变、放弃城堡的人的诛杀,因姑息而没执行。京、襄沦陷,祖宗的基业没能保住;淮、蜀地区遭受蹂躏,赤子的冤魂失去依托。核实土地的命令下达后却增加了抑配,称提法很严却对告发的人施以重赏。老百姓无屋可住、无物可储,常有转死沟壑的忧患;士大夫吃不饱饭,常有想作乱的志向。”又说:“台谏、给舍忠直的议论不能被容忍,而身边那些靠阿谀奉迎得到宠信的近臣的谗言却很容易被听信。春季、夏季的常规祭祀,是请求祖宗宽恕;授予高官厚禄是对王侯贵戚的厚待。”又说“:一定要处治原任宰相专权的罪过,对贪生怕死的人要斩杀,怀念死者高明的建议。先百姓,后亲贵,除去树木之妖争相统治的祸患;崇尚坚固,革除奢华,劝戒挥霍无度的宴饮,节省宫内不紧迫的营建。”他又论奏济王和立太子的事。

  赵必愿升为左司郎中,又升为司农少卿兼左司。他在百官轮次转对时说:“正气被日月消..阻遏,以致今日,不只是士大夫不肯议论政事,下至平民百姓,都闭口不谈了。端平初年,旧病才好,新病还没发作,陛下还勤于询访,恐怕不及时。现在病势攻入心腹,将要使身体分裂,还不寻求治病的药方来拯救危急,太令人疑惑了。”又说“:不要让大臣们因受到指责而心怀疑虑,不要使陛下因压制人言而受到非议。”当时忠直的人相继离去,所以赵必愿谈了这些。赵必愿兼任敕令所删修官,被任命为司农卿,仍兼旧职。第二天,他改任宗正少卿,仍兼删修敕令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不久兼左司,升为太府卿,仍兼编修、检讨,升为宗正少卿。皇上诏命他仍任太府卿,仍兼职,并兼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百官轮次转对时,他说:“一般的人和昏庸的君主,只是他们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于是失败和灭亡就随之而来。陛下有顺应天意的抱负,早晨和晚上都做以德配天的事,认为这应该能挽回天意,然而迷惑失去常度,火气形成灾害,逼近宫门,几乎烧毁左藏库。烟尘才熄灭,白天掉下星星,遮蔽日光的虹,威胁太阳的冰雹,层出不穷。陛下观察这些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如今的事,没有好的办法改变,只有修身实践,向天请求统治长久而已。”赵必愿升为起居舍人,仍旧兼职。

  发生水灾,赵必愿上封事说:“海潮毁坏堤坝,逼近京城,灾害降临,是有道理的,必须要上畏惧天的惩戒,下整治各种事情,改变灾害不祥之气,召来和气,这些全在陛下是否用心。”又说“:《周官》认为国家有大事,就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现在事情很急迫了,应该集中大家的谋略,采纳众人好的计策,上至士大夫,下至一般百姓,都可以各抒己见,选择其中可以采用的对策,把这些对策交给管事的大臣,也许能从一千个计谋中得到一个有用的,以成就天下人不因袭的想法。”赵必愿暂时兼任权右郎官。他说“: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怎能轻率地滥用。总这样下去,一定会导致颠覆,到时候或许要犯罪。现在的士大夫不能为国家创造财富,程异、皇甫..之类的人还乘机搞歪门邪道,想办法剥削百姓,用各种手段争胜,对百姓大肆搜刮,用各种计谋巧取豪夺,从事聚敛,进奉搜刮来的财富,调拨大兴土木所需钱财的命令下达,那么就会像唐朝一样越来越危机了。希望陛下深思熟虑,约束自己,爱护百姓,一定要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一定要像卫文公那样艰苦朴素,这才行。”赵必愿为权吏部右侍郎,他请求免去检正的兼职,被允许。赵必愿兼国史修撰。

  当时边事危急,赵必愿应皇帝的命令上疏说“:应该命令彭大雅从重庆率领王青的军队东下收复夔州,让李安民及归、峡二州的守臣要坚守城池,调派一名将领统率长江中游的军队,以粉碎敌人顺流而下的计划,调派一名将领从小路到鼎、澧二州的后面,以挫敌人攻打我方力量薄弱地区的锋芒,调派一名将领去壮大芮兴的声势,以防备江陵的危急。还应该命令湖南派快兵和团结民兵等武装力量守卫沅江、益阳江,以防止敌人冲入长沙,把长江上的百姓船只全部收走,不要让它们被敌人所用。”他的谋划都切合事情的关键。赵必愿暂时兼代左侍郎。李宗勉常称赞他公平。他暂时兼代户部侍郎,兼同详定敕令。赵必愿请求立皇太子,请求皇上亲自去祈祷下雨。赵必愿升为户部侍郎,暂时兼给事中。

  先前,钱相曾封驳陈洵益赠授节使,没有得到施行,赵必愿又上奏说:“李韶从前为殿中侍御史,上疏议论陈洵益,请求给他管理宫观的闲职,以断绝他对陛下的窥伺。陛下不采纳李韶的话,又罢了李韶的官职,李韶心中不安,就请求到地方任职。现在召李韶,他不回来,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对陈洵益超赠官职,又不采用大臣的封驳,李韶更是没有来的时候了。陛下忍心去掉一位贤能的从官,而不忍心停止对一个已死去内侍的封赠,那么靠什么能建立天下大治的局面,使国势振兴呢?希望停止对陈洵益封赠节钺,使李韶早来任职。”于是赵必愿三次因病请求去担任闲职,没被允许。

  赵必愿代理户部尚书,他上疏说:“端平元年,攻打洛阳的军队轻率出发。第二年,德安失陷,襄阳失陷。又过一年,固始失陷,定远失陷,六安失陷,郢、复二州及荆门失陷,蜀地遭受蹂躏,成都被攻破。又过了一年,夔、峡二州落入敌手,浮光投降。又过了一年,滁阳灭亡。过了两年,寿春被丢弃。第二年,真阳受到骚扰,安丰出现危机,成都是一片瓦砾,没有什么留下来。”又说:“去年冬天安丰转危为安,实在是天助。君臣庆贺太平。在雪宴之前天上打雷,在求天保佑时蜀地报警,一放松警惕,被分裂的借鉴就随之而来了。”又请求“命令太府丞,核实户部的收支数目,了解多少盈亏的实情,有剩余的就储存起来,等国家需要时拿出来调拨,有缺额就补上,以表示宫中和官署是一体”。这两个上疏都触犯了丞相史嵩之,赵必愿请求罢官,请求去管理宫观,都没允许。因为司谏郑起潜的弹劾,赵必愿以宝谟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管理宫观的职务;他辞职名,没被允许。淳..五年(1245),赵必愿以华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为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他三次推辞,没被允许。福建人听说赵必愿来,非常高兴。

  赵必愿平易近人,讲求忠信以有补于风俗,忧伤而勤于政事,在举行乡饮酒礼时,他表彰隐士,勉励老人,裁减对僧寺实封的数目。特别留心军事,他刚到福建,就以军礼会见统帅,申明管理左翼军的有关事项,筹措修理海道,鼓励士卒。他任官四年,多次请求辞官,等朝廷召回他时,他又三次推辞,都没被允许。赵必愿去世,献上遗表,他被赠为银青光禄大夫。

  赵必愿博学多才,心地善良,度量阔达,又很早受到家庭忠孝的训导、听到老师和朋友光明正大的话,因此他的为人处世深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