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余丛考
广告x

《陔余丛考》·卷八

《南、北史》原委

  《南北史》原委见于李延寿自序:其父大师,少有著述之志,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其史皆详于本国而略于他国,欲仿《吴越春秋》体编年纪之。客于侍中杨恭仁家,有宋、齐、梁、魏四代史,因渐次编辑,未毕而殁。延寿欲继先志,适在颜师古、孔颖达下佐修各史,因得齐、梁、陈等五代旧事目所未睹者,合之家中旧本,参订编次,尚多所阙。贞观十五年,令孤德棻奏延寿同修《晋书》,因复得入内府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十七年,褚遂良又奏延寿佐修《隋书》"十志",因益得披寻校勘。时史局中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已就,以"十志"未成,故未颁行。延寿不敢使人抄录,乃手自缮写,又于此正史外参考杂史一千余卷,然后成书,前后凡十六年。既讫事,呈令孤德棻阅毕,始表上之,时已在高宗之世。此《南、北史》始末也。按延寿修史时,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魏收、魏澹两家《魏书》,皆已流布。梁、陈、周、齐、隋五史且未颁行,而延寿同在纂修之列,故得抄录,以为底本,而参考杂史以成之。删去芜词,专叙实事,大概较原书事多而文省,洵称良史。然其中增删亦有不同者,今以各原书核对,延寿于宋、齐、魏三史删汰最多,以此三史本芜杂太甚也;于梁、陈、周、齐、隋五代则增删俱不甚多,以此五史本唐初名人所修,延寿亦在纂辑之列,已属善本故也。

  《南史》繁简失当处

  《南史》于宋事惟刘穆之、谢晦、檀道济诸大传多有删改,实为繁简得宜。其馀大都仍《宋书》原文而少节之,如王懿、张劭、张敷、张畅、刘敬宣、朱龄石、毛修之、傅宏之、胡藩、刘康祖等传可核对也。其增于《宋书》者,类多新奇可喜,易动观听。如《孝武纪》增其为皇子守彭城时,魏太武大举至城下,长史张畅出与魏李孝伯语,帝改服随畅出。孝伯目帝不辍,出谓人曰:"张侯侧有人风骨非常士也。"又孝武末年好为长夜之饮,每旦盥漱又命酒,俄顷数斗,凭几昏睡。或有奏事,则肃然整容,无复酒色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