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史记》七十列传·儒林列传
太史公说:我阅读有关教育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时,不禁放下书本慨叹说:唉!周王室衰微了,《关睢》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幽王的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废,诸侯恣意横行,政令由强大的诸侯国发布。
所以孔子担忧王道弛废而霸道兴起,于是编定《诗》、《书》,整修礼仪音乐。
当他到齐国听到美妙的《韶》乐,竟三个月品尝不出肉的美味。
他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开始校正音乐,使《雅》、《颂》乐歌各归其位。
由于世道混乱污浊无人起用他,因而孔子周游列国见过七十几位国君而无知遇。
慨叹说“:若有人肯用我,只需一年就可治理好国政了。”当他闻知鲁国西郊有人猎获了麒麟,就哀叹说:“我的治国之道无用了。”于是他以鲁国已有的历史记载撰写《春秋》,用它来充当天子的王法,文辞精深而寓意丰博,后代学者很多人都传录它。
孔子逝世后,他的七十多名好学生四散去诸侯国交游。
有的当了国君的老师或卿相一类大官,有的结交、教导士大夫,有的隐居避世。
子路在卫国做官,子张在陈国做官,澹台子羽住在楚国,子夏在西河教授,子贡终老于齐。
像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矨等,都曾受业于子夏,然后当了国君的老师。
那时只有魏文侯最虚心求教于儒学,后儒学渐衰颓直到秦始皇时遭到灭顶之灾。
战国时,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受到排挤,但在齐、鲁一带,学习研究它的人,独不废弃。
在齐威王、宣王当政时期,孟子、荀卿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孔子的事业,凭自己的学说显名于当世。
到秦末,秦始皇焚烧《诗》、《书》,坑杀儒生,儒家典籍六艺从此残缺。
陈涉自立为王时,鲁地儒生们携带孔子家传的礼器去投奔他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