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史记》七十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他以勇敢超群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长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和大臣们商量此事。
把和氏璧给秦王,秦国的城邑恐怕不能得到,白白上当受骗;若是不给,又怕秦军马上来攻打。
给与不给,一时难以决定。
再者,想物色一个担任答复秦王的使者,也未找到。
宦官长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担当此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去呢?”缪贤答道“:为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阻拦我,说‘:你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相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你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了他,所以想投靠他。’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现在您是逃出赵国投奔燕国,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赵王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赵王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臣下。
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又有谋略,派他出使很适宜。”于是赵王立即召见蔺相如,问他说:“秦王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给他。”赵王又说“:秦国若得了我的宝璧,却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相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