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南史》·恩幸传序
人是像鲍鱼那样腥臭,还是像兰花那样芳香,全在于他日常积累所致。就一般人而言,可以学好也可以变坏。那么齐桓公信任管仲,就可以兴邵陵的霸主之师,亲近易牙,就被囚死宫内。同是作为霸主的齐桓公,前后尚有如此高下之别,何况低于他的人,多得怎能说得过来呢。所以古时的圣明君主,莫不对此小心谨慎。自汉代以来,将近千年,而国君亲近人执掌大权的事,无时不有,这些人无不是由于职务接近国君而被亲信,因陪国君玩乐而感情加深。至于像中书令这样的官职,本掌管朝廷的机要文书。汉元帝用令、仆执政,魏明帝让监、令专权,在晋朝时,这些人常被委以重任。因此荀..不满于大臣失去职权而叹息。当时中书舍人的官职,不过位居九品,晋朝在江左设置通事郎,掌管诏令诰命。后来通事郎又改为侍郎,而舍人也称为通事。晋元帝任用琅笽刘超为此职,他居官谨慎。宋文帝时,秋当、周纠都出身寒门。宋孝武帝以来,所用人选士族庶族混杂,如东海鲍照是以才学知名任此职。又用鲁郡巢尚之,江夏王刘义恭认为选用不当,孝武帝便派尚之给尚书呈上四十多份文牒,并宣布敕令让他们论辩,义恭于是叹息说:“君主真是了解人啊。”到了宋明帝年间,胡母颢、阮佃夫一类人,就成了纯粹被恩幸的佞人了。齐朝初年也任用那些多年效力的人,以及亲信之人。朝廷的各类公文诏诰,一些舞弄文墨的人,也都参与撰写,侍郎的职权,也被侵夺。建武年间(494~498),诏命已不归中书省长官起草,专门由舍人负责。中书省内设舍人四人,负责四省的事务,舍人下边有主书令史,以前用武官,宋代改用文吏,人数没有定额,都是左右亲近之人。天下的文书户口,都把副本归中书省,他们谋事机密,外人不知,俨然有如尚书省的外司。掌管武职的有制局监、外监,管理器械甲仗兵丁役夫的,也用出身寒微的人。直到梁、陈,这种风气也没改过来。如今把四朝被恩幸者,写进书中,以承续前代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