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南史》·周文育传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他从小父亲去世,家中十分贫困,原居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来回在水中游几里路远,跳起六尺的高度,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众人都难以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当时任寿昌浦口的戍主,见了以后很感惊奇,就喊他过来说话。周文育对周荟说:“我母亲年老,家中贫困,兄弟和姐姐都已长大,家里受困于赋税和徭役。”周荟听后,很替他难过,便跟随文育到他家去看望,并且向文育的母亲请求将文育给自己当养子,文育的母亲便答应给了他。当周荟任职期满后,他就带着文育回到都城,拜见了太子詹事周舍,请求给文育起个名字,周舍便给他起名为文育,字景德。周荟并让哥哥的儿子弘让教给文育识字和计算。弘让擅写隶书,便写了蔡邕的《劝学》文和古诗来送给文育,文育不太懂,便对弘让说:“谁会学这些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