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广告x

《太平广记》·冢墓一

聪明花树 相思木 广川王 袁安 丁姬 浑子 王粲 孙钟 吴纲 陆东美 潘章 胡邕 戴熙 王伯阳 羊祜 闾丘南阳 古层冢 隋王 楚王冢 舒绰 李德林 郝处俊 徐勣 韦安石 源乾曜 杨知春 唐尧臣 陈思膺

聪明花树

李正字弘卿,学道。见东王父,教之。十七年后,正(“正”原作“言”,据明抄本改)身死,家人埋之于武陵,而冢上生花树,高七尺。有人遇见此花,皆聪明,文章盛。(出《武凌十仙传》)

李正的字叫弘卿,想要学习道家学说,请东王父来教授他。十七年后,李正死去,家人把他埋葬在武凌。后来他的坟上长出一颗花树,高七尺。凡是看到过这棵花树的人,都变得很聪明,文章写得非常好。

相思木

晋战国时,卫(“卫”原作“谓”,据明抄本改)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出《述异记》)

战国时代地处晋地的卫国,饱受秦国的威胁。有一平民应征入伍,戍守在与秦国接壤的边界处,一直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因思念他而死去。把她埋葬以后,她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枝叶都指向丈夫所在的方向,被人们称为“相思木”。

广川王

广川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罼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爰猛说,大父为广川王中尉,每谏王不听,病免归家,说王所发掘冢墓,不可胜数,其奇异者百数。为刘向说十许事,记之如左。魏襄王冢,以文石为椁,高八尺许,广狭容三十人。以手扪椁,滑易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风,宛然周正,不见棺柩明器踪迹,但见床上玉唾盂一枚,铜剑二枚,金杂具皆如新,王自取服之。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户,无扇钥。石床方四尺,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扇有关锁,扣开,见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能入。烧锯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少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扇,开钥,得石床,方六尺。石屏风,铜帐叶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以帱帐糜朽,而铜叶堕落。床上石枕一枚,床上尘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执巾梳镜镊之象,或有执盘奉食之形。无余异物,但有铁镜数百枚。魏王子且渠冢,甚浅狭,无柩,但有石床,广六尺,长一丈。(“丈”原作“尺”,据明抄本改。)石屏风。床下悉是云母,床上两尸,一男一女,皆二十许,俱东首裸卧,无衣食,肌肤颜色如生人。鬓发齿牙爪,不异生人。王惧,不敢侵,还拥闭如旧。袁盎冢,以瓦为棺椁,器物都无,唯有铜镜一枚。晋灵公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鹰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九窍中皆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成水书滴。幽公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乃得云母。深尺所,乃得百余尸,纵横相枕,皆不朽。唯一男子,余悉女子。或坐或卧,亦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栾书冢,棺柩明器,朽烂无余。有白狐儿,见人惊走。左右逐戟之,莫能得,伤其左脚。夕,王梦一丈夫,鬓眉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脚?”仍以杖叩王左脚,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此不差。(出《西京杂记》)

广川王刘去疾,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