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宝四(杂宝上)
马脑 犀 月镜 秦宝 珊瑚 四宝宫 延清室 玉如意 七宝鞭 犀导 玉清三宝 宝骨 紫羜羯 紫贝 魏生
马 脑
帝颛顼时。丹丘之国献马脑瓮,以盛甘露。帝德所被,殊方入贡,以露充于厨也。马脑石类也,南方者为上。令善别者,马死则扣其脑而视。其色如血者,则日行万里,能腾飞空虚;脑色黄者,日行千里;脑色青者,嘶闻数百里外;脑色黑者,入水毛鬣不濡,日行五百里;脑色白者,多力而驽。今为器多用赤色者。若是人功所制者,多不成器,成器亦拙。其国人听马鸣,别其脑色。(出王子年《拾遗》)
帝颛顼时,丹丘国献来一个马脑瓮,用来盛甘露。颛顼的威德所及的地方,都进贡甘露,甘露便充满厨房。马脑属于石类,南方产的为上。如今善于辨别马脑的人,马死之后就要取出马脑看一下。脑色如血的,就能日行一万里,能腾飞空中;脑色发黄的,日行一千里;脑色发青的,嘶鸣起来数百里之外就可以听见;脑色发黑的,入水之后鬃毛不湿,日行五百里;脑色发白的,力气大而速度慢。如今制作器具多半用红色的。像这种人工制作的器具,多半不能令人满意,即使做出来也显得笨拙。丹丘国的人听到马鸣,就知道马脑的颜色。
犀
犀牛,大约似牛而猪头。脚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校小,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点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为毛犀,俱粟文,堪为腰带。千百犀中,或偶有通者。花点大小奇异,固无常定。有偏花路(明抄本、陈校本路作漏)者。有项花大而根花小者。谓之倒插通。此二种亦五色无常矣。若通白黑分明,花点奇异(“异”原作“差”,据明抄本改),则价计巨万,乃希世之宝也。又有堕罗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云是牯牛额上者。必花多是撒头豆点。色(“色”原作“也”,据明抄本改)深者堪为銙;散而浅。即拍为盘碟器皿之类。又有骇鸡犀。(群鸡见之惊散)。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不着也)辟水犀、(云此犀行于海水为之开,置于雾之中不湿矣,“置”原作“色”,据明抄本改)、明犀,(处于暗室则有光明)。此数犀但闻其说,即不可得而见也。(出《岭表异录》)
犀牛,大体上像牛而长了一个猪脑袋。脚似象,蹄子上有三片趾甲。头上有两只角。一只较大,长在额上,叫“兕犀”;一只较小,长在鼻上,叫“胡帽犀”。鼻上的都较细而且花点少,多半都有奇异的花纹。公犀牛也有两只角,都是毛犀,都有疙疙瘩瘩的花纹,能做腰带。千百只犀角中,或许偶然能遇上中空而通的。花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