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禽鸟四
飞涎鸟 精卫 仁鸟 鸐 韩朋 带箭 细鸟 王母使者 鸳鸯 五色鸟 新喻男子 张氏 漱金鸟 鹙 营道令 纸鸢化鸟 鹑 戴文谋 瑞鸟 报春鸟 冠凫 秦吉了 韦氏子 鸟贼 鸟省 刘景阳 食蝗鸟 卢融 张氏 王绪 武功大鸟 鹳鹴 吐绶鸟 杜鹃 蚊母鸟 桐花鸟 真腊国大鸟 百舌 鹳甘 虫 戴胜 北海大鸟 鵶 仙居山异鸟 莺
飞涎鸟
南海去会稽三千里,有狗国,国中有飞涎鸟似鼠,两翼如鸟而脚赤。每至晓,诸栖禽未散之前,各各占一树,口中有涎如胶,绕树飞,涎如雨(“如雨”二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沾洒众枝叶。有他禽之至而如网也,然乃食之。如竟午不获,即空中逐而涎惹之,无不中焉。人若捕得脯,治渴。其涎每布后半日即干,自落,落即布之。(出《外荒记》)
南海离会稽郡有三千里,那里有个狗国,狗国中有一种飞涎鸟像老鼠,两翅像鸟,爪是红色。每到天亮时,各种飞禽还栖息在树上没飞散之前,飞涎鸟各自占一棵树,鸟的涎水像胶一样,它绕着树飞,涎水像雨一样洒下来,沾在树的枝叶上。有其它禽鸟飞来,就被枝叶上的涎水沾住,像网一样。飞涎鸟就吃被网住的鸟,如果到中午还没捉到鸟,就在空中追逐并用涎水往鸟身上洒,没有不中的。人若捉住此鸟,用它的肉作成脯,能治渴病。它的涎水洒过半天后就干,干后便从枝叶上落下来,脱落后马上再洒。
精 卫
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昔赤帝之女名女婧,往游于东海,溺死而不返,其神化为精卫。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出《博物志》)
有一种鸟像乌鸦一样,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名字叫精卫。从前赤帝的女儿名叫女婧,到东海去游玩,淹死了没能回去,她的灵魂化为精卫鸟。所以精卫鸟常常衔来西山的木块和石头,用来填东海。
仁 鸟
晋文公焚林以求介推,有白鵶绕烟而噪,或集介子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烟台。种仁寿之木,木似柏而枝长软,其花堪食。故《吕氏春秋》云:“木之美者,有寿木之华。”即此是。或云,此鵶有识,于焚介之山,数百里不复织网罗。(此“鵶有识于焚介之山数百里不复织罗网”,《拾遗记》三作戒所焚之山数百里居人不得设罗网。)呼之曰仁鸟。俗亦谓仁鸟白臆为慈乌,则此类也。(出王子年《拾遗记》)
春秋时晋文公焚烧树林寻找介子推时,有只白鵶鸟绕着烟鸣叫,有时停在介子推的旁边,火就烧不着介子推。晋国人很赞美它,修建一座高台,起名叫思烟台。栽种象征仁爱、长寿的树木,这树像柏树,树枝长而柔软,开的花能吃。所以《吕氏春秋》上说:树木最美的,有寿木之华彩的,就是这种树。有人说,白鵶很有识辨能力。人们在烧死介子推的山上,几百里之内不再设罗网捕鸟,并称这种鸟叫“仁鸟”。人们也叫仁鸟中的胸部为为慈鸟,就是这一类鸟。
鸐
幽州之墟,羽山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