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感应二
崔恕 何瑚 陈遗 王虚之 河南妇人 岑文本 郑鲜 张楚金 罗道悰 陵空观 皇甫氏 田仁会 徐州军士 唐宣宗 李彦佐 胡生 刘行者 王法朗 郗法遵 王晖 李梦旗 孟熙
崔 恕
谯郡有功曹涧,天统中,济南来府君,出除谯郡。功曹清河崔恕,弱冠有令德于人。时春夏积旱,送别者千余人。至此涧上,众渴甚,来公有思水之色。恕独见一青鸟,于涧中乍飞乍止。怪而就焉。鸟起,见一石,方五六寸。以鞭拨之,清泉涌注。盛以银瓶,瓶满,水立竭。惟来公与恕供饮而已。议者以为德感所致焉。时人异之,故以为目。(出《酉阳杂俎》)
谯郡有个地方叫功曹涧。北齐后主天统年间,济南来太守到谯郡任职。清河的崔恕是本郡功曹,也同时调任,因为他从年青的时候就有美好的品德,所以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当地从春到夏连续干旱了很长时间,他们走到一个山涧上,众人感到口渴,都想喝一口水。崔恕独自看见一只青鸟一会飞起,一会落下。他感到奇怪便追了过去,在青鸟飞起的地方发现一块直径有五六寸的石头,他用鞭子一拨,石头底下冒出一股泉水。他立刻用银瓶接水,刚将银瓶装满,泉水立即就没有了。接到的一瓶水,刚好够来公和崔恕饮用的。
有人议论说这件事是由于崔怒的品德感动了天地神灵的结果,当地人对这件事都感到很怪,所以称这个山涧为“功曹涧”。
何 瑚
梁何瑚字重宝,为北征咨议。博问强学,幼有令名。性淳深,事亲恭谨。母病求医,不乘车马。忽感圣僧,体质殊异,手执香炉,来求斋食,而至无早晚。故疑其非常。如此十余日,母病有瘳,僧便辞去。留素书般若经一卷。因执手曰:“贫道是二十七贤圣,不近相人(《辩正论》八“近”作“退”)。感檀越至心,故来看。病者已瘥,贫道宜还。”言讫前行,忽不见,而炉烟香气,一旬方歇。精诚所感,朝野叹嗟。因舍别宅为目(明抄本“目”作“因”)爱寺也。(出《辩正论》)
梁朝有个人的名叫何瑚,字叫重宝,官职是北征咨郎。何瑚博学多才,从小就品德高尚,性格忠厚淳朴,侍奉双亲恭敬严谨。他的母亲病了,他不乘车马,亲自去请医生。他的行为感动了一位已经修成圣果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