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
智能起名
广告x

《隋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八

西域

  漢氏初開西域,有三十六國,其後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護以撫納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絕。至於後漢,班超所通者五十餘國,西至西海,東西四萬里,皆來朝貢,復置都護、校尉以相統攝。其後或絕或通,漢朝以為勞弊中國,其官時廢時置。暨魏、晉之後,互相吞滅,不可詳焉。

  煬帝時,遣侍御史韋節、司隷從事杜行滿使於西蕃諸國。至{皿剡}賔,得碼碯杯;王舍城,得佛經;史國,得十舞女、師子皮、火鼠毛而還。帝復令聞喜公裴矩於武威、張掖間往來以引致之。其有君長者四十四國。矩因其使者入朝,啗以厚利,令其轉相諷諭。大業年中,相率而來朝者三十餘國,帝因置西域校尉以應接之。尋屬中國大亂,朝貢遂絕。然事多亡失,今所存錄者,二十國焉。

  吐谷渾

  吐谷渾,本遼西鮮卑徒河涉歸子也。初,涉歸有二子,庶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涉歸死,若洛廆代統部落,是為慕容氏。吐谷渾與若洛廆不協,遂西度隴,止于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極白蘭山,數千里之地,其後遂以吐谷渾為國氏焉。當魏、周之際,始稱可汗。都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官有王公、僕射、尚書、郎中、將軍。其主以皁為帽,妻戴金花。其器械衣服略與中國同。其王公貴人多戴羃{皿離},婦人裙襦辮髮,綴以珠貝。國無常稅。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風俗頗同突厥。喪有服制,葬訖而除。性皆貪忍。有大麥、粟、豆。青海周迴千餘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輒放牝馬於其上,言得龍種。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騘駒,能日行千里,故時稱青海騘焉。多氂牛,饒銅、鐵、朱砂。地兼鄯善、且末。西北有流沙數百里,夏有熱風,傷斃行旅。風之將至,老駝預知之,則引項而鳴,聚立,以口鼻埋沙中。人見則知之,以氈擁蔽口鼻而避其患。

  其主呂夸,在周數為邊寇,及開皇初,以兵侵弘州。高祖以弘州地曠人梗,因而廢之。遣上柱國元諧率步騎數萬擊之。賊悉發國中兵,自曼頭至於樹敦,甲騎不絕。其所署河西總管、定城王鍾利房及其太子可博汗,前後來拒戰。諧頻擊破之,俘斬甚衆。呂夸大懼,率其親兵遠遁。其名王十三人,各率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