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經籍二 史
史記一百三十卷目錄一卷,漢中書令司馬遷撰。
史記八十卷宋南中郎外兵參軍裴駰注。
史記音義十二卷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
史記音三卷梁輕車錄事參軍鄒誕生撰。
古史考二十五卷晉義陽亭侯譙周撰。
漢書一百一十五卷漢護軍班固撰,太山太守應劭集解。
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應劭撰。
漢書音訓一卷服虔撰。
漢書音義七卷韋昭撰。
漢書音二卷梁尋陽太守劉顯撰。
漢書音二卷夏侯詠撰。
漢書音義十二卷國子博士蕭該撰。
漢書音十二卷廢太子勇命包愷等撰。
漢書集注十三卷晉灼撰。
漢書注一卷齊金紫光祿大夫陸澄撰。
漢書續訓三卷梁平北諮議參軍韋稜撰。
漢書訓纂三十卷陳吏部尚書姚察撰。
漢書集解一卷姚察撰。
論前漢事一卷蜀丞相諸葛亮撰。
漢書駁議二卷晉安北將軍劉寶撰。
定漢書疑二卷姚察撰。
漢書叙傳五卷項岱撰。
漢疏四卷梁有漢書孟康音九卷,劉孝標注漢書一百四十卷,陸澄注漢書一百二卷,梁元帝注漢書一百一十五卷,並亡。
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三卷起光武記注至靈帝,長水校尉劉珍等撰。
後漢書一百三十卷無帝紀,吳武陵太守謝承撰。
後漢記六十五卷本一百卷,梁有,今殘缺。晉散騎常侍薛瑩撰。
續漢書八十三卷晉祕書監司馬彪撰。
後漢書十七卷本九十七卷,今殘缺。晉少府卿華嶠撰。
後漢書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晉祠部郎謝沈撰。
後漢南記四十五卷本五十五卷,今殘缺。晉江州從事張瑩撰。
後漢書九十五卷本一百卷,晉祕書監袁山松撰。
後漢書九十七卷宋太子詹事范曄撰。
後漢書一百二十五卷范曄本,梁剡令劉昭注。
後漢書音一卷後魏太常劉芳撰。
范漢音訓三卷陳宗道先生臧競撰。
范漢音三卷蕭該撰。
後漢書讚論四卷范曄撰。
漢書纘十八卷范曄撰。梁有蕭子顯後漢書一百卷,王韶後漢林二百卷,韋闡後漢音二卷,亡。
魏書四十八卷晉司空王沈撰。
吳書二十五卷韋昭撰。本五十五卷,梁有,今殘缺。
吳紀九卷晉太學博士環濟撰。晉有張勃吳錄三十卷,亡。
三國志六十五卷叙錄一卷,晉太子中庶子陳壽撰,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注。
魏志音義一卷盧宗道撰。
論三國志九卷何常侍撰。
三國志評三卷徐衆撰。梁有三國志序評三卷,晉著作佐郎王濤撰,亡。
晉書八十六卷本九十三卷,今殘缺。晉著作郎王隱撰。
晉書二十六卷本四十四卷,訖明帝,今殘缺。晉散騎常侍虞預撰。
晉書十卷未成,本十四卷,今殘缺。晉中書郎朱鳳撰,訖元帝。
晉中興書七十八卷起東晉。宋湘東太守何法盛撰。
晉書三十六卷宋臨川內史謝靈運撰。
晉書一百一十卷齊徐州主簿臧榮緒撰。
晉書十一卷本一百二卷,梁有,今殘缺。蕭子雲撰。
晉史草三十卷梁蕭子顯撰。梁有鄭忠晉書七卷,沈約晉書一百一十一卷,庾銑東晉新書七卷,亡。
宋書六十五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
宋書六十五卷齊冠軍錄事參軍孫嚴撰。
宋書一百卷梁尚書僕射沈約撰。梁有宋大明中所撰宋書六十一卷,亡。
齊書六十卷梁吏部尚書蕭子顯撰。
齊紀十卷劉陟撰。
齊紀二十卷沈約撰。梁有江淹齊史十三卷,亡。
梁書四十九卷梁中書郎謝吳撰,本一百卷。
梁史五十三卷陳領軍、大著作郎許亨撰。
梁書帝紀七卷姚察撰。
通史四百八十卷梁武帝撰。起三皇,訖梁。
後魏書一百三十卷後齊僕射魏收撰。
後魏書一百卷著作郎魏彥深撰。
陳書四十二卷訖宣帝,陳吏部尚書陸瓊撰。
周史十八卷未成。吏部尚書牛弘撰。
右六十七部,三千八十三卷。通計亡書,合八十部,四千三十卷。
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國史,以紀言行,後世多務,其道彌繁。夏殷已上,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周則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分掌其事,而諸侯之國,亦置史官。又春秋國語引周志、鄭書之說,推尋事迹,似當時記事,各有職司,後又合而撰之,總成書記。其後陵夷衰亂,史官放絕,秦滅先王之典,遺制莫存。至漢武帝時,始置太史公,命司馬談為之,以掌其職。時天下計書,皆先上太史,副上丞相,遺文古事,靡不畢臻。談乃據左氏、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談卒,其子遷又為太史令,嗣成其志。上自黃帝,訖于炎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