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通志》·皇朝通志卷十七
七音略四
○七音略四
康熙字典
音韵阐微
叶韵彚辑
音韵述微
古音表
唐韵正
音论
易音
诗本音
古今通韵
唐韵考
古韵标准
△康熙字典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古文篆隶随世递变至汉许氏始有说文然重义而略于音故世谓汉儒识文字而不识子母江左之儒识四声而不识七音七音之传肇自西域以三十六字为母从为四声横为七音而后天下之声总于是焉尝考管子之书所载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浅深广狭而生故于五音必有所偏得则能全备七音者鲜矣此历代相传取音者所以不能较若画一也
又曰经传至博音义繁赜据一人之见守一家之说未必能会通罔缺也爰命儒臣悉取旧藉次第排纂切音解义一本说文玉篇兼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其余字书一音一义之可采者靡有遗逸至诸书引证未备者则自经史百子以及汉晋唐未元明以来诗人文士所述莫不旁罗博证使有依据然后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矣
九音
十二摄
等韵切音
九音
见溪羣疑【牙音】端透定泥【舌头音】
知彻澄娘【舌上音】帮滂并明【重唇音】
非敷奉微【轻唇音】精清从心邪【齿头音】
照穿床审禅【正齿音】影晓喻匣【喉音】
来日【半舌半齿音】
十二摄
迦结冈庚祴高
该傀根干钩歌
等韵切音
果假【二摄】梗曾通【三摄】
止蟹遇【三摄】山咸【二摄】
深臻【二摄】江宕【二摄】
效【一摄】流【一摄】
(臣)等谨按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象形寄于点画前圣作书江从工河从可霜从相■〈雨上彗下〉从彗即韵之萌芽古人命物日者实月者缺水者准 【准古音之水切】 火者毁 【火古音虎伟切】 亦韵之寄寓自古韵失传正字通率用音和而于字母渊源茫然未解以致帮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