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晋文》·卷五十二

◎ 傅咸(二)

    ◇ 议立二社表

  《祭法》王社太社,各有其义。天子尊事宗庙,故晚而躬耕。躬耕也者,所以重孝享之粢盛,致殷荐于上帝也。《?梁传》曰:「天子亲耕,以供粢盛。」亲耕故自报,自为立社者,为籍田而报者也。国以人为本,人以谷为命,故又为百姓立社而祈报焉。事异报殊,此社之所以有二也。

  王景侯之论王社,亦谓春祈籍田,秋而报之也。其论太社,则曰王者布下圻内,为百姓立之,谓之太社,不自立之于京都也。景侯此论据《祭法》。《祭法》:「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景侯解曰:「今之里社是也。」景侯解《祭法》,则以置社为人间之社矣。而别论复以太社为人间之社,未晓此旨也。太社,天子为百姓而祀,故称天子社。《郊特性》曰:「天子太社,必受霜露风雨。」以群姓之众,王者通为立社,故称太社也。右夫置社,其数不一,盖以里所为名,《左氏传》「盟于清丘之社」是。众庶之社,既已不称太矣,若复不立之京师,当安所立乎!

  《祭法》又曰:「王为群姓立七祀,王自为立七祀。」言自为者,自为而祀也;为群姓者,为群姓而祀也。太社与七祀其文正等。说者穷此,因云坟籍但有五祀无七祀也。案祭五祀。国之大祀,七者小祀。《周礼》所云祭凡小祀,则墨冕之属也。景侯解大厉曰,「如周杜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今云无二社者称景侯,《祭法》不谓无二,则曰「口传无其文也。」夫以景侯之明,拟议而后为解,而欲以口论除明文,如此非但二社当是思惟,景侯之解亦未易除也。

  前被敕,《尚书·召诰》:「乃社于新邑。」惟一太牢,不立二社之明义也。案《郊特牲》曰:「社稷太牢。」必援一牢之文以明社之无二,则稷无牲矣。说者则曰,举社则稷可知。苟可举社以明稷,何独不举一以明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若有过而除之,不若过而存之。况存之有义,而除之无据乎?

  《周礼》封人掌设社?,无稷字。今帝社无稷。盖出于此。然国主社稷。故经传动称社稷。《周礼》:「王祭社稷则?冕。」此王社有稷之文也。封人设?之无稷字,说者以为略文,从可知也。谓宜仍旧立二社,而加立帝社之稷。(《晋书·礼志上》,《宋书·礼志四》;《通典》四十五。太康九年诏曰:「社实一神,其并二社之礼。」于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