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十一 史部十七

○传记类存目三

△《汉末英雄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魏王粲撰。粲字仲宣,高平人,仕魏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事迹具《三国志》本传。按粲卒於建安中。其时黄星虽兆,玉步未更,不应名书以“汉末”,似后人之所追题。然考粲《从军诗》中已称曹操为圣君,则俨以魏为新朝,此名不足怪矣。《隋志》著录作八卷,注云残阙。其本久佚。此本乃王世贞杂抄诸书成之。凡四十四人,大抵取於裴松之《三国志注》为多。如《水经注》载白狼山曹操敲马鞍作十片事,本习见之书,乃漏而不载。又如筑易京本公孙瓒事,乃於瓒外别出一张瓒,以此事属之,不知据何误本,尤疏舛之甚矣。

△《广卓异记》·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乐史撰。史字正子,宜黄人,官太常博士,直史馆,事迹附载《宋史·乐黄中传》。是编前有《自序》,称唐李翱《卓异记》三卷(案《卓异记》非李翱作,史盖考之未详,谨附订於此),述唐代君臣卓绝盛事,中多漏录。史初为《续记》三卷,以补其阙。后复以仅载唐代,未为广博,因纂集汉魏以下迄五代并唐事,共为一帙,名《广卓异记》,分为二十卷。首卷记帝王,次卷记后妃、王子、公主,三卷杂录,四卷至十七卷皆记臣下贵盛之极与显达之速者,十八卷杂录,十九卷举选,二十卷专记神仙之事。大抵牵引驳杂,讹谬亦多。如所称《晋书》王导以下至王褒九世,皆自有史传。中有“俭子仲宝,仲宝子规”云云。案史,仲宝乃王俭字,非其子名也。俭之子名骞,骞之子名规,非仲宝子名规也。且规子褒附见《规传》,亦非自有传。诸传杂见於《宋》、《齐》、《梁书》及《南史》,亦非全在《晋书》。舛谬殊甚。又石勒每更间鼓鼙声,武士彟闻空中言唐公为天子,与梦高祖乘白马上天之类,神怪无稽,颇为芜杂。至引录传称周时尹氏贵盛,会食家数千人,遭饥荒,罗粟作糜吮之,吮糜之声闻於数十里,亦不近事理之谈。其末卷则於自撰《总仙记》中撮其殊异者入此书。所言不出全家登仙,祖孙兄弟登仙,及三世四世五世登仙,四人六人七人登仙之类,重复支离,尤不足信。《自序》称采自汉魏而下,而编中乃及楚孙叔敖、周尹氏。末卷所列神仙,并及尧、舜之时,与《序》自相矛盾,又其小失矣。

△《靖康小雅》·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录靖康死事之臣傅察、种师中、王禀、刘翊、种师道、何庆彦、黄经臣、刘韐、李若水、徐揆、孙传、张叔夜凡十二人。宗泽、张悫扼於黄潜善、汪伯彦而死者亦附焉。《泽传》中称潜善卒不遄死而令公卒,则此书作於汪、黄秉政之日矣。传末各系以四言诗,故以《小雅》为名。其文散见《北盟会编》中。此本次序,似以徐梦莘所载抄合之,非完书也。

△《绍兴正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湘山樵夫撰。不著名氏。叙列张浚、赵鼎、胡铨、胡寅、连南夫、张戒、常同、吕本中、张致远、魏矼、张绚、曾开、李弥逊、晏敦夫、王庶、毛叔度、范如圭、汪应辰、许忻、方廷宝、韩训、陈鼎、许时行、李光、洪皓、沈正卿、张焘、陈康伯、陈括、陈刚中三十人,皆以不附和议而贬谪者。每人之下,略具事实,少者一二语,多亦不过三四行。案《书录解题》载《绍兴正论》二卷,注曰序称潇湘野人,不著名氏,录文武官不附和议及忤秦桧得罪者。又载《绍兴正论小传》二十卷,则楼昉以《正论》中姓名,仿《元祐党传》为之。所谓二卷者,似即此书。而书名及撰人之号皆大同小异,卷数亦不相符,其故则莫得而详矣。

△《桐阴旧话》·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韩元吉撰。元吉字无咎,宰相维之玄孙,以任子仕,历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尝居广信溪南,自号南涧居士。此书《宋志》云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同。《续百川学海》所录,乃只此一卷,其条数亦与此本同。盖全书久佚,从诸书抄撮成编也。书中所记韩亿、韩综、韩绛、韩绎、韩维、韩缜杂事,共存十三条,皆其家世旧闻。以京师第门有桐木,故云《桐阴旧话》,盖北宋两韩氏并盛,世以桐木韩家别於魏国韩琦云。

△《南渡十将传》·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章颖撰。十将者,刘锜、岳飞、李显忠、魏胜、韩世忠、张俊、虞允文、张子盖、张宗颜、吴玠也。刘、岳、李、魏四《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