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卷第四 地理类四
子城
罗城
夹城
外城
城途
子城坊巷
罗、夹城坊巷
内外城壕
子城
闽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
晋太康三年,既诏置郡,命严高治故城,招抚昔民子孙。高顾视险隘不足以聚众,将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图以咨郭璞。璞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后五百年大盛。”于是迁焉。
唐中和中,观察使郑镒始修广其东南隅。先是,开城南河。有人得石,记云:“五百年,城移东南。本地合出连帅。”自太康至是,适五百年。《闽川名士传》以为:“陈岩,闽人,为廉帅之应。”《旧记》作“七百年”。文德元年,陈岩复修。《岩传》云:“恢其形势,甃之砖石。”旧有观察支使林嵩为《重修子城记》,在“作院”内。(底本作“观察支使林嵩”,库本同,崇抄作“观察使”,误。时观察使为陈岩。)
王氏国闽,壁垒翳山,楼橹庇马,(底本作“接橹庇马”,崇抄同,据库本改。)城益坚緻矣。乾宁四年,王潮筑永平城;梁乾化二年,审知筑内城,恐即此城。后归吴越。
皇朝太平兴国三年,钱氏入朝,诏堕其城不用。四海混同,人无外虞。断垣荒堑,往往父老徒指故迹以悲。旧子城二百三十三步。有小墙,周围在焉。(底本作“周围在□”,缺一字,库本同,据崇抄补。)皇祐之后,始有建请修筑外城者。寻亦寝议。熙宁元年,章大卿岷奏:“窃见州城四十余里,自属天朝,官吏因循,岁岁毁圮,茅墙数尺,霖雨连澍,遄至倾颓,亦有民居冒盖屋宇者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