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灯续焰》前言·卷一

血脉隧道第一

脉乃血,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水自源而分流曰。合分起伏,道各井然。人身之血,犹夫水也。血中之脉,犹夫也。通则水源活,脉通则气血行。气也,血也,其在于人身,浑沦条析,非一非二。设经脉不先为流转,则潜行默运之机碍矣。濡守使,又安望其各尽乃职耶。(《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之,血主濡之。《素问》阴阳应象论曰: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灵枢》营气篇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营出中焦之义了然。)《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壅遏犹言拥迫,使入隧道,而无别道可避也。)《灵枢》卫气篇云: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合诸篇论观之,乃知血为总名,而脉则指营气流行不息之道耳。若与血二,实无有二。

然非呼吸,不能流行,故曰气息应焉。(仲景平脉篇云:呼吸者,脉之头也。又《灵枢·动输篇》云:其行也,以息往来。)

卷一

法地合心第二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天阳地阴,气阳血阴。人之脉,以血为体,固当配地。然观其上下周匝,出入脏腑,联系贯通,起伏交会,一如大气之行于地中。故地有脉而山川秀丽,人有脉而形体安全。象之吻合,莫有肖于此者。故曰其象法地,能再因其象而取法焉。则吾医之识脉,与堪舆之寻龙,无二义也。府者,藏也,聚也。隧道乃精专所注,故为血之府。充遍人身,应夏火之气。中焦变赤,得正南之色,故为心之合。肺主皮毛而朝百脉,如部落然,故为皮之部。(《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又六节脏象篇云: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肺者气之本,其充在皮。又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又平人气象论云: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又经脉别论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卷一

始生营卫第三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

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肾为十二经脉之根,故曰资始。胃乃生化之源,故曰资生。肾之与胃,盖有先后天之分焉。《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强,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此即资始资生之注脚也。所谓阳中之阴者,盖本乎营卫耳。营者营运于中,卫者护卫于外。营为阴血,行脉之中,入隧道也。卫为阳气,行脉之外,不入隧道也。

卷一

气动脉应第四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

气如橐,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气,阳也。血,阴也。阳主动,阴主静。脉之行也,必气为之先。气行则血行,气动则脉动。阴阳相应而不相失,如交谊然。橐,圈橐也,无底之器。,管也,有孔之物。夫阳气之自顶至踵也,虽固护于外,无间隔于中。其游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窍穴,故如橐如。波,微浪也,涌叠而前。澜,回澜也,旋涡而返。

血之在气中也,陇涌流行,亦复回环灌溉,故如波如澜,若合若分,互为体用。周流上下,无始无终,此则循环之义矣。

卷一

寸口大会男女定位第五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

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

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十二经者,即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肺,手太阴肺注手阳明大肠,手阳明大肠注足阳明胃,足阳明胃注足太阴脾,足太阴脾注手少阴心,手少阴心注手太阳小肠,手太阳小肠注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注足少阴肾,足少阴肾注手厥阴心包,手厥阴心包注手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注足少阳胆,足少阳胆注足厥阴肝,足厥阴肝还复注手太阴,是谓一周。其脉数十二经,共长十六丈二尺。各有长短,亦逐经各有动脉。如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足阳明脉动冲阳、大迎、人迎、气冲;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手少阴脉动极泉;手太阳脉动天窗;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少阴脉动太溪、阴谷;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禾;足少阳脉动下关、听会;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之类。既皆有动脉,是皆可即其脉以诊病。今惟取手太阴寸口动脉,决诸病之死生吉凶者,何耶?盖手太阴一经,内属肺脏。其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其肺系上连喉咙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气,气非呼吸不行,脉非肺气不布。故仲景云:呼吸者,脉之头也。又寅初方升之气,出于中焦。中焦,指胃也。盖胃为水谷之海,属土居中。灌溉四脏以及百骸。所谓灌溉者,无非一水谷之气。四脏中固有土,而土中亦具四脏。(即胃气中要有弦、钩、毛、石,弦、钩、毛、石中要有胃气义。)脉之昼夜,五十环周。始于此,亦终于此。始终循环,原无少间。但以一日夜分四时论之,必以寅初为更始也。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盖以此时,诸脉更始于胃。

其大小虚实,躁静疾徐,种种毕露。出于胃,即注于肺,最为切近。又必由肺之呼吸以行,此所谓肺朝百脉也。呼出于阳,吸入于阴。一呼脉二至,一吸脉二至,总四至为一息。一日一夜,约一万三千五百息,即此一呼一吸,脉气行去六寸,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来,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得周行于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度数之准则也。(据越人二十三难云:脉数总长十六丈二尺,任督二跷在内。以一呼一吸行六寸算之,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共行八百一十丈。周于身者,得五十度。后又云: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所谓如环无端者。不知二跷、任督从何处接入?岂附行于足少阴、太阳耶?附则不能在循环注接之内。当俟知者。)凡初持人之脉,先令仰手。以腕之高骨对平处,谓之关上。

关前为阳,后为阴。阳曰寸,阴曰尺。尺至寸,长一寸九分。即此一寸九分,三部分之,为寸、关、尺也。关居中,若为阴阳界限,而阴阳实互交于此。能先后细为推究,未有不得其病情者。三部中又各有定位。

木火居左,金土居右,水居其下。若以相生论之,则左关肝木生左寸心火,左寸心火生右关脾土,右关脾土生右寸肺金,右寸肺金生两尺肾水。魂为肝神,魄为肺神。谷不可言脾神,然其变化资生,生死以之,更神乎神矣。谷神,一魂魄也;魂魄,一谷神也,而又总摄于心君。游行出入,虽无处不到;而盛衰逆顺,未有不从寸口验焉。左肝、心为木、火,为阳主升,主生长,职多发施,故曰司官。右肺、脾为金、土,为阴主降,主收受,职多聚纳,故曰司府。男子生于寅,以阳为体。左阳也。左大则气钟于阳,故在男为顺。女子生于申,以阴为体。右阴也。右大则气钟于阴,故在女为顺。由是男女之本命分系于左右,顺则虽病,而本命犹可扶持。关前一分,人命之主者,指魂魄谷神也。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者,指司官、司府也,决断神门。关后有两者,指两肾也。即应肾间动气也,即《难经》八难所谓三焦之原,守邪之神,故曰神门。关前谷神、关后神门二脉,即生人之先后二天也。无二者,言无此二脉也。无则根本绝矣,故死。(即无一亦死。)仲景云: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殆亦关前关后之谓乎?男女脉同,同于定位。惟尺则异,异于盛衰。男子钟于阳,故阴弱。女子钟于阴,故阴盛。

独验于尺者,天一资生之始,阴阳即判于此耳。(尺乃生人之根本,如草木之色香华实皆判定于根。)

反此,则男得女盛,女得男弱,男女皆失其常,故当病至。

卷一

七诊九候第六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

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与皮毛相得曰浮,按之至骨曰沉,中则在浮沉之间,上下即寸与尺,此概两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是谓七诊。言能消息细求,错综审别,则上下表里之病,无遁情矣。一说上下左右,即脉要精微论所云:尺内两旁,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竟,尽也。上竟于鱼际,下竟于尺末。)又《素问》三部九候论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亦谓之七诊,但与本文七诊之义不同,当参看。九候者,言脉分三部。三部中,各有浮中沉,是谓九候。九候之情形,非举按轻重不能得,其候以五动为准。寸则候胸上至头之疾,关候膈下至脐之疾,尺候脐下至足之疾。左脉候身之左,右脉候身之右。病随脉之所在而见。不病,则脉不应。与前七诊,大同小异。(七诊九候当参看。)总不外仲景所谓效象形容四字而已。心肺居上,脉应浮。肾肝居下,脉应沉。脾胃居心肺肾肝之间,谓之中州,脉亦应在浮沉之间。心肺同一浮也,但浮大而散者,象夏火,故属心;浮涩而短者,象秋金,故属肺。肝肾同一沉也,但沉而弦长者,象春木,故属肝;沉实而濡者,象冬水,故属肾。脉和而缓,不虚微,不实强,不疾不迟,自有一种舒徐冲融气象,土之性也,脾胃宜之。命门右肾,固舍相火,然终不能离水位,故与左同断。

卷一

四时胃气第七

春弦夏洪,洪当作钩。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天地之气,东升属木,位当寅卯,于时为春,万物始生。其气从伏藏中透出,如一缕之烟,一线之泉。在人则肝应之而见弦脉。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者是也。气转而南,属火。位当巳午,于时为夏,万物盛长。其气从升,后散大于外,如腾涌之波,燎原之火。在人则心应之而见钩脉。即玉机真藏论所谓其气来盛去衰,平人气象论所谓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者是也。气转而西,属金。位当申酉,于时为秋,万物收成。其气从散大之极,自表初收,如浪静波恬,烟清焰熄。在人则肺应之而见毛脉。即玉机真藏论所谓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平人气象论所谓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者是也。气转而北,属水。位当亥子,于时为冬,万物合藏。其气从收降而敛实,如埋炉之火、汇潭之泉。在人则肾应之而见石脉,即玉机真藏论所谓其气来沉以搏,平人气象论所谓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者是也。(玉机真藏作冬脉营。营者营聚于中,中必实,亦石之义。钩而按之坚,乃有石义。不尔,是夏脉矣。)以上经论所云四时诸脉形状,虽因时变易,其中总不可少和柔平缓景象。盖和缓为土,即是胃气。有胃气而合时,便是平脉。玉机真藏论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

今弦钩毛石中有此一种和缓,即是灌溉四旁,即是土矣,亦即是脾脉矣。以其寓于四脉中,故又曰善者不可得见。平人气象论云:长夏属脾,其脉和柔相离,如鸡践地。察此脉象,亦不过形容其和缓耳。辰戌丑未四季之月,各月土旺一十八日,即是灌溉四旁之义。故分而为四,有土而不见土也。若论五行,则析而为五。土居其中,是属长夏。况长夏居金火之间,为相生之过脉,较他季月不同,故独得见主时之脉。二说虽殊,其义不悖,当参看。所谓太过、不及者;言弦钩毛石之脉,与时相应,俱宜和缓而适中。欲其微似,不欲其太显;欲其微见,不欲其不见。今即以一弦脉论之。若过于微弦而太弦,是谓太过。太过则气实强。气实强则气鼓于外,而病生于外。若不及于微弦而不弦,是谓不及。不及则气虚微。气虚微则气馁于内,而病生于内。其钩毛石之太过不及,病亦犹是。今不但不见春弦之太过不及,而反见毛浮之秋脉。当升而反降,当生而反杀。气机大逆,神转不回,是谓克贼,未有不病而死者。春木既为金克,金日邪旺,正何以堪,故死于此。五脏皆以此理推之,自无差失。四时有四时之脉,四时有四时之病。但土灌四旁,虽病变百出,必以之为本。况胃气乃水谷之精。诸脉有神,水谷之力也。不闻得谷者昌乎。诚不可不审。

卷一

平和迟数第八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医至病家,宜默坐片时。先调停自气,令呼吸均匀,方诊其脉。(平人气象论云常以不病患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大约以我呼吸一息,得彼脉四至五至为准则。(呼吸闰以太息,故在四至五至之间。)此为平和之脉,断为无病。虽病亦极微浅,以脉不为病变故也。(病邪微,不能变易其脉。)若一息三至,不及四五,是名迟脉。迟则气寒而行慢,故病主冷。

若一息六至,过于四五,是名数脉。数则气热而行快,故病主热。转迟则更迟,在三至以下,而冷者愈冷矣。转数则更数,在六至以上,而热者愈热矣。此迟数脉病之相应也。迟数既明,寒热乃定。欲知寒热之所属,又当别乎浮沉耳。

卷一

内外因第九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阴,数则阳盛。

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

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证参别。

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为提纲,引申触类。

在表则浮,在里则沉。迟则为寒,数则为热。固一定不易之理,而因则有二焉。

此内外之不可不辨也。外感六淫,因之于天。内伤七情,因之于人。六淫者,天之阴阳风雨晦明也。即《左传》医和所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也。淫者,淫佚偏胜。久而不复之谓。故阴淫则过于清冷,而阳气不治,寒疾从起,如上下厥逆,中外寒栗之类。阳淫则过于炎燠,而阴气不治,热疾从起,如狂谵烦渴,血泄浸淫之类。风淫则过于动摇,而疾生HT末,如肢废毛落、习螈之类。雨淫则过于水湿,而疾生肠腹,如腹满肿胀,肠鸣濡泻之类。晦淫则过于昏暗,阳光内郁,而成惑疾,如百合狐惑,热中脏燥之类。明淫则过于彰露,阳光外散,而成心疾,如恍惚动悸,错妄失神之类。七情者,人之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即所谓七气。而巢氏《病源论》,以劳气易惊气,又增寒热二气,广为九气。若配四时五脏,则又只言五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是已。据巢氏言九气之状,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气上者,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故气上矣。喜气缓者,喜则气和,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气消者,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内,故气消矣。恐气下者,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矣。寒气收聚者,寒则经络涩滞,故气收聚矣。热气泄者,热则腠理开窍,营卫通,故汗出而气泄矣。忧气乱者,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气耗者,劳则喘且汗,内动外泄,故气耗矣。思气结者,思则身心有所止,气留不行,故气结矣。是谓九气,而七气即在其中。虽皆内因,而为病则有二种。一种因感触情境,气久不散,着而为病者,病生于情也。一种因五行之盛衰,五脏之虚实,互相胜复,病中见情者,情生于病也。病生于情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又曰:东方生风,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南方生热,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中央生湿,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西方生燥,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北方生寒,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又《灵枢》口问篇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脉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又《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又《灵枢》本神篇云: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当人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皮革焦。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痿厥,精时自下。又《素问》调经论云: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又《素问》痿论,岐伯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又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又《素问》遗篇云:人忧愁思虑即伤心。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愁忧恐惧则伤心。又《灵枢》口问篇云: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

液道开,故涕泣出焉。又寿夭刚柔篇云: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又《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又《素问》疏五过论云: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流连,病有所并。又云: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逆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又曰: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又《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又通评虚实论云:隔则闭绝,上下不通,则暴怒之病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又《素问》经脉别论曰: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此皆病生于情也。情生于病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又《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又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又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又云:胆为怒。又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又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又《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又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又《灵枢》行针篇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又《素问》解精微论曰: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又《灵枢》本神篇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又云: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又玉机真藏论曰:春脉太过,则令人善怒。又《素问》脉解篇云:阳明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又曰:少阴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又曰: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又《灵枢》根结篇曰:厥阴为阖,阖折即气绝而喜悲。又《素问》缪刺篇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又《灵枢》五变篇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

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又《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又曰:肝痹,夜卧则惊。此皆情生于病也。故病生于情者治其情,如喜胜悲,悲胜怒之类。情生于病者治其病,如平肝怒解,温胆悸宁之类。外因之邪自表而入。当其在表,正气应之,其脉必浮。若见沉脉,邪已去表而入里矣。若脉不及四至,名曰迟。迟则邪在阴分,主冷。过于四至,名曰数。数则邪在阳分,主热。内因之邪,自内而生,如暴喜、卒惊。暴怒阳气浮越,脉应之而浮,其中必虚。如今之暴怒蹶仆、卒惊晕倒、大喜伛痛如中风状,而非外来之风,此即所谓虚风也。若忧思悲恐,久积沉郁,脉应之而沉,以无虚浮风象,故直指曰气耳。迟则为冷。若脉迟,不论因于何气,皆主冷也。数则为热。若脉数,不论因于何气,皆主热也。数皆主热。若浮而得之,不论何因,其热在表。沉而得之,其热在里。迟既主冷,若浮而得之,不论何因,其冷在表而虚。沉而得之,其冷在里而结。外因之表里阴阳,内因之风气冷热,非参以脉,则不能分别。然而脉理浩繁,能提括其纲,自可条析其目,但以浮沉迟数四者而触类焉。则引彼可以证此,申此可以例彼,而诊家之精义,思过半矣。

卷一

浮脉第十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

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濡,绵浮水面。(绵一作帛。)濡甚则微,不任寻按。

天覆于上,阳也。浮脉似之,故曰法天。其脉应手皮毛,轻手可得。按之且有泛泛欲上之势,如水中漂木,虽按之使沉,亦必随手而起,《脉经》所谓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者是也。若浮脉中加以洪大,来盛去悠,是为有力之浮脉,谓之浮大之脉亦可。若浮脉中加以虚大,迟而且柔,是为无力之浮脉,谓之虚大之脉亦可。若浮而虚大之甚,则涣散弥漫,不敛不实,名曰散脉,《脉经》所谓气实血虚,有表无里者是也。若四边有而中则无,名曰芤脉。芤者,中空之草,其状如葱。《脉经》所谓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者是也。若浮而小,名曰濡脉。如帛浮于水,按之软薄,全无力也。若浮濡之甚,则极虚极小,名曰微脉。不胜重为寻按,《脉经》所谓若有若无,或欲绝者是也。

卷一

沉脉第十一

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

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而强。

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蛛丝然。

地载于下,阴也。沉脉似之,故曰法地。其脉近在筋骨,非重按不可得,更有深深下沉之势,《脉经》所谓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者是也。若沉之极,似附着于筋骨,名曰伏脉,《脉经》所谓极重按之乃得者是也。若沉而有力,实大弦长。弦则强急,且大且实,坚牢之义,自可想见。《脉经》有革脉而无牢脉,要知牢即革也。革脉形如按鼓,亦即强急坚牢之义,皆有余于外者。若牢之甚,则内外皆实,而强,如有根蒂也。沉而无力,既小且柔,是名为弱。《脉经》所谓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者是也。弱之甚,则更柔更小,若有若无,萦萦如蜘蛛之丝,名曰细,与微脉固不相远也。

卷一

迟脉第十二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于迟,缓不及四。

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

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

迟细为涩,往来极难,易散一止,止而复还。

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能回。

一呼一吸为一息,脉应四至,是其常也。迟则一息三至,气不振发,行不如度,故曰属阴。缓则小于迟,犹未能及于四至。若一息二至,元气已损。一息一至,元气已败,病则必不可治。两息一至,真精夺去,虽一见脉,正气已无,不过烬灯之余焰耳。迟而浮大,或为虚散,或为芤革。迟而浮小,不为濡则为微。迟而沉小,不为细则为弱。迟而细,则力不足于往来,名曰涩。往来艰涩,则易于散,而或有一止。(不足之止。)然非绝藏之脉,故止而复还也。结则缓中时或一止,止而复来。盖气有结滞,脉为阻碍,暂一止而复来。(阻塞之止。)与涩之易散一止者,不相悬也。代则缓中一止,止不能回。(脱根之止。)《脉经》所云: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正如替代之代,有出无入,有去无来之象。

卷一

数脉第十三

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

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利,是谓之滑。

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

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

脉以四至为平,闰以太息,大约不出五至。若一息六至,是为数脉。气行速疾逾于常度,故曰属阳。一息七至,气更速快,故曰疾。一息八至,阳热已极。一息九至则元神散脱,而与迟之夺精者,固无异也。数而浮大,其名曰洪。数而沉大,不为牢即为实。数而往来流利,是名曰滑,即《脉经》所云辗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者。数而有力,是名曰紧。紧原以形状言,不以至数言。但紧脉敛实似弦,弦则直急如弦。紧则《脉经》所云如转索,如切绳,内有搅动弹搏之状,似乎数也。若数中时见一止,(失伦之止。)名曰促脉。脉流数疾,势如奔逸,偶不相继,故一止耳。

仲景云:阳盛则促,故当于寸口见焉。若数脉见于关上,名曰动脉。盖关为阴阳交互之处,阴阳不和,两相抗激,势不相下,故迸于上而厥厥动摇也。然上下无头尾,只在一分之关上,非圆实之小豆,不足以形容其状也。

卷一

长脉第十四

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

脉位有三,寸关尺也。长则透出本位。惟其透出,乃见长象。非气之充畅,不能有此,故曰治。若长而端直,应于指下,是为弦脉。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者是也。

卷一

短脉第十五

短则气病,不能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证。

脉短,则气不充畅,无论在寸在尺,俱不能满足本部。惟其不能满部,乃见短象。气不足,非病而何?然此惟尺寸见之。设若在关而不满本部,则与尺寸不相接矣,理无此脉。盖脉类多矣。有一脉,自有一脉之形。形有不同,故病亦各异。若脉数形兼见,而病亦数种兼成。仲景所谓此自经常,不失铢分者也。如下文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