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陈书
广告x

《白话《陈书》·高祖本纪

高祖武皇帝名霸先,字兴国,小名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是汉代太丘显贵陈萛的后代。祖籍颍川。陈萛的玄孙陈准,是晋太尉。陈准生陈匡,陈匡生陈达,陈达在永嘉年间南迁,做丞相属官,当过太子洗马,后来出任长城县令,因为喜欢长城的山山水水,于是在长城定居下来。陈达曾对他所亲近的人说:“这里山川秀丽,应该有君王兴起,二百年后,我的子孙后代一定有人有这种运气。”陈达生陈康,陈康又做了丞相属官,咸和年间推行土断,所以成了长城人。陈康生盱眙太守陈英,陈英生尚书郎陈公弼,陈公弼生步兵校尉陈鼎,陈鼎生散骑侍郎陈高,陈高生怀安令陈咏,陈咏生安成太守陈猛,陈猛生太常卿陈道巨,陈道巨生武皇帝的父亲陈文赞。

  高祖生于梁天监二年(503)。年轻时洒脱自在,胸怀大志,不喜欢治理生产。长大后,研读兵书,会多门武艺,处事英明果断,被当时人推崇佩服。他身高七尺五寸,额头隆起如龙额,手长过膝。有一次,他游历义兴,向许氏借宿,晚上梦见天空撕开几丈宽的口子,四个身穿大红衣服的人,手捧太阳从天上来到他跟前,让他张口吞下太阳,等到梦醒时,肚子里还是热乎乎的,高祖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没有告诉任何人。

  大同初年(535),新喻侯萧日英任吴兴太守,非常器重高祖,有一次看见高祖时对幕僚说:“这个人将有远大前程。”到萧日英任交州刺史时,高祖任中直兵参军,随萧日英去镇守广州。萧日英命令高祖招兵买马,聚集了一千人,又命令高祖监管宋隆郡。受他管辖的安化县的两个主要官员不服从,高祖讨伐平定了他们。不久代理西江都护、高要郡守。在此之前,武林侯萧谘任交州刺史,因为横征暴敛而失去民心,当地人李贲联络几个州的豪杰同时起兵反抗,朝廷派高州刺史孙礒、新州刺史卢子雄率兵攻打,孙礒等人不及时进军,都在广州被判死刑。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和孙礒的儿子、侄子以及他们的主帅杜天合、杜僧明共同起兵,胁迫江南督护沈岂页进犯广州,昼夜苦攻,州中上下震动、惊恐不已。高祖率领三千精兵,卷甲轻装,日夜兼程来解广州之围,连战皆捷,杜天合被流矢射中身亡,叛军四处逃散,杜僧明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梁武帝异常高兴,任命高祖为直..将军,封他为新安子,食邑三百户,还派画工把高祖的相貌画出来观看。

  同年冬天,萧日英去世。翌年,高祖送丧回都城,到大庾岭时,适逢诏书传到,诏令高祖任交州司马,兼任武平太守,援助刺史杨日票向南征讨。高祖招揽增补的将士都十分勇敢,兵器精良锐利。杨日票高兴地说:“能战胜叛军的人,一定是陈司武。”于是把平叛方略委托给高祖。高祖和大军一起从番禺出发。此时萧勃任定州刺史,和高祖等在西江相遇,萧勃知道士兵们害怕远征,暗中收买引诱他们,并借此劝说杨日票不要南征。杨日票把各路将领召集起来询问对策,高祖回答说:“交趾叛离,过错在皇族,结果导致几个州叛上作乱。现在正值庄稼成熟之际,定州方面回过来想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国家大计。您奉命讨伐叛孽,本来应该不顾生死,全力以赴,怎么能害怕皇族而轻视国家之害呢?现在假如因害怕皇族而让大家灰心丧气,又何必来交州讨伐叛军,问罪之师,如果回去,就会遭到指责了。”于是催促士兵振奋前进。十一年(545)六月,大军进入交州,李贲的数万部众在苏历江口岸扎起栅栏城抵抗官军。杨日票举荐高祖为前锋,兵锋所向,无不攻陷,李贲逃到典彻湖,在屈獠边境扎寨,造了很多船舰,堵在典彻湖中,官军害怕,停在湖口不敢前进。高祖对将领们说:“我们的部队已经疲惫,将士们疲惫不堪,长期相持,恐怕不是好办法。而且我们孤军无援,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有一仗打不赢,就别想活命全身。现在考虑到他们多次奔逃,与当地人的感情不稳固,驻守屈獠的敌军又是乌合之众,容易被打垮,我们刚好应当共同出击,不怕牺牲,全力攻取,如果无故滞兵不前,机会就错过了。”将领们听了都沉默不语,无人应对。就在这一天晚上,江水猛涨七丈,注入典彻湖,迅急奔流。高祖统率手下人马,趁着急流走在前面,大军都击鼓呐喊前进,叛军大败,李贲窜进屈獠洞。高祖在屈獠杀了李贲,首级传到都城。这一年是太清元年(547)。

  李贲的哥哥李天宝逃到九真,和强盗首领李绍隆收拾残余的二万人马,杀了德州刺史陈文戒,又去围攻爱州,高祖又率军平定了他们。授职为振远将军、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

  二年冬,侯景进犯京都,高祖陈书将率军驰援,广州刺史元景仲暗怀异志,打算图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