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2025锦囊
广告x

《说文解字注》·8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吕部

  文二 重二

  穴xué

  注解:土室也。引伸之凡空窍皆为穴。从宀,□其上也。八声。胡决切。十二部。凡穴之属皆从穴。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mǐnɡ

  注解:北方谓地空,因□为土穴为□户。因地之孔为土屋也。广雅□,窟也。从穴皿声,读若猛。武永切。古音若芒。在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窨yìn

  注解:地室也。今俗语以酒水等埋藏地下曰窨,读阴去声。从穴音声。于禁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fù

  注解:地室也。大雅正义引作□于地也四字。按诗大雅陶复陶穴笺云:复者,复于土上。□地曰穴,皆如陶然。庾蔚之云:复谓地上累土为之,穴则穿地也。郑、庾之云与许云□于地合。□于地者,谓旁穿之,则地□于上,穴则正穿之。上为中□。毛传云: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壤而穴之。土谓坚者,坚则不患□压,故旁穿之,使上有□。葢陶其土,旁穿之也。壤谓柔者,柔则恐□,故正□之。陶其壤谓正□之,直穴之中为中□也。郑注月令云:中□犹中室也。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云。连复言之者,文势使然也。毛之陶其土,陶其壤,葢读陶为掏。郑则云皆如窑然,特此为异耳。汉时陵墓筑封土谓之复土,义与此复土小异。要亦上□之言耳。从穴复声。芳福切。三部。《诗》曰:“陶□陶穴。”按毛作复。三家诗有作□者,如斯干毛革,韩□之比。释名说中□云古者寝穴,乃是□穴之误,语与月令注同。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zào

  注解:炊□也。炊者,爨也。□者,炊爨之处也。《周礼》□□祠祝融。各本无此七字,今据史记孝武本纪索隠补。贾逵注左传云:句芒礼于户,祝融祀于□,蓐收祀于门,□冥祀于井,(吕氏春秋注曰行或作井,淮南时则训注曰井或作行。)后土祀于中□。淮南时则训:孟夏之月,其祀□。高注云: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是月火旺,故祀灶。此皆用古周礼说也。五经异义:□神,今礼戴说引礼器燔柴盆瓶之事。古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神。许君谨案同周礼说。郑驳之云:祝融乃古火宫之长,犹后稷为尧司马,其尊如是,王者祭之,但就□陉,一何陋也。祝融乃是五帝之神,祀于四郊,而祭火神于□陉,于礼乖也。按许君说文有此七字,是与五经异义不殊。风俗通义亦从异义,用古周礼说。从穴,鼀省声。鼀在古音三部,入声,故□古音亦在三部,今音则到切。周礼故书以□为造。□,或不省作。今人皆作灶。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窑yáop344上

  注解:烧瓦窑□也。窑似□,故曰窑□。韵会本作烧瓦窑也,无□字。大徐本作烧瓦□也,非是。绵诗郑笺云:复穴皆如陶然。是谓经之陶卽窑字之叚借也。绵正义引说文:陶,瓦器□也。葢其所据乃缶部匋下语。匋窑葢古今字。从穴羔声。余招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窐wā

  注解:空也。楚辞曰:圭璋杂于甑窐。此甑下空也。考工记凫氏为钟注:隧在鼓中,窐而生光。高注淮南曰:靥辅者,頬上窐也。然则凡空穴皆谓之窐矣。从穴圭声。乌瓜切。十六部。按广韵圭携二音。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shēn

  注解:深也。此以今字释古字也。□□古今字,篆作□□,□□作罙深。水部□下但云水名,不言浅之反,是知古深浅字作罙,深行而罙废矣。有穴而后有浅深,故字从穴。毛诗:罙入其阻。传曰:罙,深也。此罙字见六经者,毛公以今字释古字,而许袭之,此罙之音义原流也。郑笺易罙为□,训为冒也,葢以字形相似易之。罙在侵韵,□在脂韵,郑注经有易字之例。他经云某读为某,笺诗不尒。读经者误谓毛、郑同字。作音义者当各字各音分别载之云:毛作罙,式针反,深也。郑作□,面规反,冒也。说文罙作□,□作□,乃为明析。而陆释文则曰:罙,面规反,毛深也,郑冐也。说文作□,从网米,云冒也。此条之獘有七:以罙切面规,絶非毛音,一也。以郑笺作罙,非郑所易字,二也。以说文之罙作□,而不知说文罙作□,□别一字,或体作□,与□无交涉,三也。□字不见他经,惟见商颂,而陆亡其音,遂亡其义,四也。许用商颂毛传造说文,而失许之原本,致许书□下义晦,□下遂有妄人□诗曰□入其阻六字,郑笺所改之字,许时代在前,安能用其说,五也。□□作罙。犹□□作深,而各字书、韵书因陆罙切面规,□下不敢载罙,张参五经文字曰:□,罙音弥。上说文,下释文,相承□省。见诗。集韵、类篇皆曰:罙、□、□三形同字。此皆陆为作甬,六也。唐石经作罙,尚不误,自宋及今日,毛诗刻本竟作冞,不罙不□,为从古所无之字,陆实召之,七也。许水部不载深浅一义,故全书深浅字用□,今发其例于此。一曰□突。广雅:灶窻谓之堗。吕氏春秋云:灶突决则火上焚栋。葢□上突起以出烟火,今人谓之烟囱,卽广雅之□□。今人高之出屋上,畏其焚栋也。以其颠言谓之突,以其中深曲通火言谓之□。广雅突下谓之□,今本正夺□字耳。汉书云:曲突徒薪,则有曲之令火不直上者矣。赵宧光欲□改故书之□突为□□,眞瞽说也。从穴火,求省。穴中求火,□之意也。此会意字。式针切。七部。读若《礼》三年导服之导。导服卽禫服也。说详木部棪下。按□卽□浅字,不当有异音。葢□□可读如禫,与突为双声。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穿chuānp344下

  注解:通也。从牙在穴中。召南曰: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昌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竂liáo

  注解:穿也。仓颉篇曰:寮,小空也。西京赋曰:交绮豁以疏寮。薛曰:疏,刻穿之也。善曰:仓颉篇云:寮,小窗。魏都赋:皦日笼光于绮寮。按大雅:及尔同寮。左传曰:同官为寮。毛传曰:寮官也。笺云:与汝同官,俱为卿士。葢同官者同居一域,如俗云同学一处为同窗也,亦假僚字为之。左传:泉丘人女奔孟僖子,其僚从之。杜注:邻女为僚友。从穴尞声。洛萧切。二部。俗省作寮。《论语》有“公伯竂”。宪问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yuè

  注解:穿也。从穴叏声。大徐作决省声,此不知古音者为之也。于决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yuè

  注解:□抉也。抉之深故从穴。从穴抉。此以会意包形声。小徐作抉声,亦通。于抉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窦dòu

  注解:空也。空孔古今语。凡孔皆谓之窦,古亦借渎为之,如周礼注四窦卽四渎,左传襄三十年墓门之渎徐音豆是也。从穴□声。徒奏切。四部。按古音去入不分。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窍qiào

  注解:空也。空孔古今字。老子:常有欲以观其窍。从穴敫声。牵吊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空kōnɡ

  注解:窍也。今俗语所谓孔也,天地之闲亦一孔耳。古者司空主土。尚书大传曰:城郭不缮,沟池不修,水泉不修,水为民害,责于地公。司马彪曰:司空公一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是则司空以治水土为职。禹作司空,治水而后晋百揆也。治水者必通其渎,故曰司空犹司孔也。从穴工声。形声包会意也。苦红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qìnɡp345上

  注解:空也。空虚、孔穴本无二义,但有孔穴则是空虚也。从穴巠声。去径切。十一部。《诗》曰:“瓶之□矣。”小雅蓼莪文。今诗作罄。传曰:罄,空也。与尔雅释诂合。空与□义相因。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穵yà

  注解:空也。铉本作空大也,非是。广韵引同,亦误本耳。今依小徐及玉篇。今俗谓盗贼穴墙曰穵是也。从穴乙声。乌黠切。十五部。按此篆当是□鸟之□,非甲乙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xuè

  注解:空皃。孔之皃也。从穴矞声。呼决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窠kē

  注解:空也。双声为训,其字亦作窾,高诱曰窾空也是。或借科为之,孟子盈科而后进是。或借薖为之,如卫风硕人之薖,毛云寛大皃,郑云饥意皆是。从穴果声。苦禾切。十七部。一曰鸟巢也。一曰者,义近而有别者也。蜀都赋曰:窠宿异禽。在树曰巢,在穴曰窠。此析言之也,与巢部合。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窻chuānɡ

  注解:通孔也。从穴悤声。楚江切。九部。按此篆浅人所增,古本所无,当删。十篇囱下曰:在墙曰牗,在屋曰囱。囱或从穴作窗。古只有囱字,窗已为或体,何取乎更取悤声作窻字哉。自东江韵分,浅人多所伪□。据广韵四江□下云:说文作窗,通孔也。则篆体之不当有心明矣。依广韵宜囱部去窗篆,此窻篆改为窗。然囱窗本一字,宜囱部仍旧而此从删也。许但作空不作孔,此云通孔也,则非许氏原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窊wā

  注解:污衺,下也。史记:瓯寠□篝,污邪□车。司马彪曰:污邪,下地田也。按凡下皆得谓之窊。水部洿者,窊下也。吴都赋:窊隆异等。从穴瓜声。乌瓜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窳yǔ

  注解:污窬也。污窬,葢与污衺同,亦谓下也。以衺与窊同韵,窬与窳同韵,故分别其辞也。史记:舜陶河滨,器不苦窳。裴骃曰:窳,病也。按器窳者,低陷之谓,亦污窬之意也。释诂曰:窳,劳也。郭云:劳苦者多惰窳。大雅毛传曰:訿訿,窳不供事也。史记:啙窳偷生。晋灼曰:啙,病也。窳,惰也。许于此部啙下亦云窳也,葢卽用毛传,毛诗訿卽啙也。此等窳皆训惰懒,亦皆污窬引伸之义。释□应屡引扬承庆字统说,懒者不能自起,如瓜瓠在地不能自立,故字从□。又懒人恒在室中,故从穴。夫穴训土室,不必从宀而后为室也。而召旻正义曰:艹木皆自竖立,惟瓜瓠之属卧而不起,似若懒人常卧室,故字从宀,宀音眠。此亦用字统说,而与□应所据有异。且陆氏释文、孔氏正义皆引说文窳,懒也。而说文无此语,闻疑载疑,不敢于宀部妄补寙篆。从穴□声。以主切。古音在四部。按字统说,□为会意,许则云形声。朔方有窳浑县。朔方郡窳浑县,地理志有,郡国志无。读史方舆纪要曰:故窳浑城在故夏州西北,汉县。故夏州城在榆林卫西北二百里。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窞dànp345下

  注解:坎中□有坎也。各本作坎中小坎,今依易释文订。易坎初六曰:入于坎窞。虞翻曰:坎中小穴称窞。释文引说文:坎中更有坎也。字林:坎中小坎也。然则今文为后人以吕改许明矣。从穴臽,臽亦声。徒感切。入部。《易》曰:“入于坎窞。”一曰旁入也。干宝释易正用旁入之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jiào

  注解:窖也。考工记匠人注曰:穿地曰□。吕览:穿窦□。月令、淮南皆作窖。从穴丣声。丣声各本作卯声,今正。□见左传释文,音力救、力到二反,则从丣双声可知矣。汉公孙贺南□矦,表作南□,字皆从丣,音力救切,讹从卯,乃匹皃切矣。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窖jiào

  注解:地臧也。月令:穿窦窖。注曰:入地隋曰窦,方曰窖。通俗文曰:藏谷麦曰窖。从穴告声。古孝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窬yú

  注解:穿木户也。淮南泛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诱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木为舟,卽易□辞刳木为舟也。儒行:筚门圭窦。郑云:门旁窬也,穿墙为之如圭矣。左传:筚门圭窦。杜曰:窦,小户也,穿壁为户,状如圭形。郭□三苍解诂云:窬,门旁小窦也。是则于门旁穿壁,以木衺直居之,令如圭形,谓之圭窬。若论语本作穿踰,释为穿壁踰墙,似无烦与此牵混。从穴俞声。羊朱切。古音在四部。一曰空中也。孟康汉书注曰:东南谓□木空中如曹曰□。曹当作槽。□者,窬之或体,玉篇云□木槽也是也。□与牏古通用。古音投,音豆。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窵diào

  注解:窵窅,□也。窅见目部,深目也。杜诗:动影窵窕冲融闲。从穴鸟声。多啸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窥kuī

  注解:小视也。从穴规声。去隓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竀chēnɡ

  注解:正视也。从穴中正见,正亦声。敕贞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窡zhuó

  注解:穴中见也。从穴叕声。丁滑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窋zhuóp346上

  注解:物在穴中皃。灵光殿赋曰:缘房紫菂,窋□垂珠。谓莲房之实窋□然见于房外如垂珠也。上文云:反植荷蕖。故曰垂珠。从穴出声。丁滑切。十五部。后稷之子不窋。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窴tián

  注解:□也。□,各本讹作塞,今正。玉篇曰:□,今作填。按□塡同义,填行而□废矣。从穴眞声。待秊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窒zhì

  注解:□也。各本□讹塞,今正。□,窒也,见□部。此二字互训也。□之隶体为□。土部曰:塞,隔也。□部曰:隔,塞也。塞于义不为窒,边塞其本义也。自用塞为塡□字,而□废矣。且有读□为罅者,则□愈失其本音本义矣。说详□部。释言、豳传皆曰:窒,塞也。从穴至声。陡栗切。十二部。鲁论语以室为窒。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突tū

  注解:犬从穴中暂出也。引伸为凡猝乍之称。从犬在穴中。徒骨切。十五部。一曰滑也。义小别。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窜cuàn

  注解:匿也。周易逋窜,左氏无所伏窜是也。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与言流,言放,言极一例,谓放之令自匿。故孟子作杀三苗,卽左传□蔡叔之□。□为正字,窜杀为同音叚借。从鼠在穴中。汉书曰:奉头鼠窜。七乱切。古音在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窣sū

  注解:从穴中卒出。卒猝古今字。子虚赋:媻姗□□,上乎金堤。韦昭曰:媻姗□□,匍匐上也。按媻姗谓徐行,勃□谓急行。从穴卒声。稣骨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窘jiǒnɡ

  注解:迫也。小雅:又窘阴雨。毛传:窘,困也。按笺云:窘,仍也。仍者,仍其旧而不能变,亦是困意。从穴君声。渠陨切。十三部。字林巨畏反,文微合音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窕tiǎo

  注解:□肆极也。窕与窘为反对之辞。释言曰:窕,肆也。大戴礼王言:七者布诸天下而不窕,内诸寻常之室而不塞。淮南俶眞训:处小隘而不塞,横扃正地之闲而不窕。要略训:置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泛论训:舒之天下而不窕,内之寻常而不塞。齐俗训:大则塞而不入,小则窕而不周。兵略训:入小而不偪,处大而不窕。墨子尚贤中: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窕,小用之则不困。尚同下:大用之治天下不窕,小用之治一国一家而不横。荀卿子曰: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却穴而不偪。管子宙合曰: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窕,其入小也不塞。司马法曰: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又曰:撃其劳倦,避其闲窕。凡此皆可证窕之训宽肆。凡言在小不塞,在大不窕者,谓置之小处而小处不见充塞无余地,置之大处而大处不见空矌多余地。高诱曰:不窕,在大能大也。今本管子、墨子窕误作究,非是。毛诗传曰:窈窕,幽闲也。幽训窈,闲训窕,方言:美状为窕,言外之宽绰也。美心为窈,言中之幽静也。左传:泠州鸠论乐曰: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则和于物。此可以诸子释之。小者不窕,谓虽小而处大不使多空廫之处也。大者不槬,谓虽大而处小不使偪塞莫能容也。庄周书云:瓠落无所容。以注槬字甚合。郭注尔雅云:轻窕者多放肆。眞愦愦之说也。左传曰:楚师轻窕。此窕义之引伸,宽然无患谓之轻窕。唐石经左传讹作宨,从宀。释言:窕,肆也。窕,闲也。其字其义皆同。而唐石经亦于肆也作宨,从宀,与闲也作窕,从穴别异。皆字之偶误耳。而或据以为说,分别训诂。考之许书,本无从宀之字。从穴兆声,读若挑。徒了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穹qiónɡp346下

  注解:穷也。穷者,极也。豳风:穹窒熏鼠。毛传曰:穹穷,窒塞也。穹穷双声。大雅:以念穹苍。释天、毛传皆曰:穹苍,苍天也。按穹苍者,谓苍天难穷极也。韗人为皋陶,穹者三之一。注谓□木腹穹隆,居□三之一。今人皆谓高为穹隆。从穴弓声。去弓切。古音在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究jiù

  注解:穷也。释言同。小雅常棣传曰:究,深也。释诂及大雅皇矣传曰:究,谋也。皆穷义之引伸也。从穴九声。居又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竆qiónɡ

  注解:极也。从穴躳声。渠弓切。九部。或假为躳字,如鞠躬古作鞠穷。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yǎo

  注解:冥也。冥者,窈也。从穴□声。乌皎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窔yào

  注解:□窔,□也。也,尔雅音义作皃。上林赋曰:岩窔洞房。窔亦作突。郭朴曰:于岩穴底为室,潜通台上也。按郭以通释洞。小颜改□为突,于郭注岩穴底为室之下,輙增如灶突然四字,其亦妄矣。从穴交声。乌呌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邃suì

  注解:□远也。从穴遂声。虽遂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窈yǎo

  注解:□远也。击南毛传曰:窈窕,幽闲也。以幽释窈,以闲释窕。方言曰:美心为窈,美状为窕。陈风传又曰:窈纠,舒之姿也。舒,遅也。从穴幼声。乌皎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窱tiǎo

  注解:杳窱也。广雅曰:窈□,深也。西京赋曰;望□窱以径廷。薛曰:过度之义也。集韵曰:□同窈。从穴条声。徒吊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竁cuì

  注解:穿地也。周礼小宗伯、冢人皆曰甫竁,注曰:甫,始也。郑大夫读竁皆为穿,杜子春读竁如毳,皆谓葬穿圹也。今南阳名穿地为竁,声如腐脆之脆。按此注读竁为穿者,易其字也。读竁如毳者,拟其音也。下文郑伸子春之说,以南阳语证子春说之不误。从穴毳声。充芮切。十五部。一曰小鼠声。谓鼠声之小者也。声字依玉篇补。宋本小鼠下皆空一字,必是声字耳。竁入声如猝,于鼠声相似。《周礼》曰:“大丧甫竁。”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窆biǎnp347上

  注解:葬下棺也。土部曰:堋,葬下土也。春秋传朝而堋,礼谓之封,周官谓之窆。按礼谓十七篇也。士丧礼下篇曰:及窆,主人哭踊无筭。注:窆,下棺也。今文窆为封,然则许十七入篇从今文,郑从古文而叠今文也。凡戴记皆作封,戴记从今文也。周官谓之窆者,周礼乡师云及窆执斧以莅匠师。先郑云:窆谓葬下棺。春秋传所谓傰,礼记所谓封也。按堋窆封三字分蒸侵东三韵,而一声之转。从穴乏声。方验切。古音在七部。《周礼》曰:“及窆执斧。”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窀zhūn

  注解:窀穸,各本删此二字,今依全书例补。厚释窀,夕释穸。葬之厚夕也。襄十三年左传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杜曰: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春秋谓祭祀,长夜谓葬薶。按窀淳同音,窀训厚。从穴屯声。陟轮切。十三部。《春秋传》曰:“窀穸从先君于地下。”与今左传异。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穸xī

  注解:窀穸也。从穴夕声。孔宙碑作窀夕,乃蒙上穴而省耳。词亦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yā

  注解:入衇刺穴谓之□。葢古医经之言。齐民要术说相牛有□字。从穴甲声。乌狎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穴部

  文五十一 重一

  □mènɡ

  注解:寐而觉者也。寐而觉,与酲字下醉而觉同意。今字叚梦为之,梦行而□废矣。从宀从□,梦声。宀者□也。□者,倚着也。梦者,不明也。梦亦声。古音在六部。今莫凤切。《周礼》:“□日月星辰占六□之吉凶:郑注详矣。一曰正□,郑云: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也。二曰□,□者,哗讼也,借为惊遻之遻。周礼作噩梦。杜子春云:当为惊愕之愕,谓惊愕为梦也。三曰思□,郑云:觉时所思念之而梦也。思,小徐作觭,误。四曰寤□,郑云:觉时所道之而梦也。寤,大徐作悟。五曰喜□,郑云:喜悦而梦也。六曰惧□。”郑云:恐惧而□也。已上周礼占梦文。凡□之属皆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qǐnp347下

  注解:病卧也。□者,卧也。□者,病卧也。此二字之别。今字□作寝矣。从□省,□省声。□者,籒文□。七荏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寐mèi

  注解:卧也。俗所谓睡着也。周南毛传曰:寐,寝也。从□省,未声。蜜二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寤wù

  注解:寐觉而有言曰寤。有言,今锴本作省信,铉本作有信,皆误,今依会所据锴本。释□应引仓颉篇:觉而有言曰寤。左传季寤字子言是其证。按周南毛传曰:寤,觉也。卫风郑笺同,言其大略而已。郑释周礼寤梦云:觉时道之而梦。亦与仓颉篇同也。古书多叚寤为悟。从□省,吾声。五故切。五部。一曰昼见而夜□也。葢亦周礼寤梦之说。陈风传云:晤,遇也。笺云:晤,对也。寤与晤义相通。□,籒文寤。周礼占梦释文云:寤本又作□。此用籒文而小变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rǔ

  注解:楚人谓寐曰□。□犹□也。□,黏也。从□省,女声。依倨切。广韵亦音女。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mǐ

  注解:寐而厌也。铉本作未厌,误甚。胡身之通鉴释文辨误引作米厌,米卽□之讹。葢古本作寐,而□厌一讹作米,再讹作未,要不若小徐本为长。广雅曰:□,□,厌也。按厌魇正俗字。大徐于鬼部妄增魇字,云梦惊也,由不解此处厌字故耳。仓颉篇曰:伏合人心曰厌。字苑曰:厌,眠内不祥也。皆见□应书。广韵五十□厌注厌魅,二十九叶厌注恶梦,可见魇字之晚出冣俗矣。西山经:翼望之山,鸟名鵸□,服之使人不厌。此用厌字之冣古者。□古多叚借眯为之。郭注山海经引周书服之不眯,为不厌之证。庄子天运: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司马彪曰:眯,厌也。通鉴:刘晔曰: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语本裴松之引傅子,胡身之引说文□字解之。从□省,米声。此篆今本说文作□,考广雅作□。玉篇、广韵皆作□,不载□字,可知古本说文作□也。若集韵云:□或作□。类篇有□无□,则铉本盛行之故耳,今正。莫礼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jì

  注解:孰寐也。从□省,水声,读若悸。求癸切。十五部。按大徐用唐韵也。玉篇、广韵、集韵、类篇皆只渠季切一音。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寎bìnɡp348上

  注解:卧惊病也。以叠韵为训。尔雅三月为寎月,作此字。从□省,丙声。皮命切。古音在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寱yì

  注解:瞑言也。瞑,目翕也。瞑言者,寐中有言也。寱亦作□,俗作呓。从□省,臬声。牛例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寣hū

  注解:卧惊也。广雅曰:寣,觉也。义相近。今江苏俗语曰睡一寣。一曰小儿号寣寣。别一义也。寣寣者,号声。一曰河内相□也。又别一义也。□者,召也,今字作呼。相召曰寣,如言咄少卿良苦,言嚄大□之比。河内人语如此。从□省,从言。会意。火滑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文十 重一

  □nè

  注解:倚也。倚与□音相近。人有疾痛也,也字玉篇有。象倚箸之形。横者直者相距,故曰象倚箸之形。若谓卽床状墙戕之左旁,不知其音迥不相同也。女戹切。十六部。凡□之属皆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疾jí

  注解:病也。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按经传多训为急也,速也,此引伸之义,如病之来多无期无迹也。止部曰:疌,疾也。从□矢声。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声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籀文疾。从廿者,古文疾也。从□者,□省也。廿,古文。各本篆体作□,是仍与小篆无异,今正。考□篆下曰:廿,古文疾。童篆下曰:廿,古文以为疾。此廿为古文疾之明证。而集韵、类篇皆曰:廿,古文疾。□,籒文疾。此丁度所见不误之明证也。其曰籒文作□又作□者,乃当其时已有误本同今本,而因并入之,又讹古为籒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痛tònɡ

  注解:病也。从□甬声。他贡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病bìnɡ

  注解:疾加也。苞咸注论语曰:疾甚曰病。从□丙声。皮命切。古音在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瘣huì

  注解:病也。从□鬼声。胡罪切。十五部。《诗》曰:“譬彼瘣木。”今小雅小弁作坏木,传曰:坏,瘣也。谓伤病也。笺云:犹内伤病之木内有疾,故无枝也。按疑今毛传坏瘣二字互讹,许及樊光所引皆作瘣木为是。一曰肿旁出也。此别一义。释木:瘣木,苻娄。郭云:谓木病尫伛瘿肿无枝条。考工记: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注:肿,瘣也。

  路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