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三 浙江五
◇金华府东北至绍兴府四百五十里,东南至台州府五百七十二里,南至处州府二百八十里,西至衢州府一百九十三里,北至严州府一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里,至南京一千二百三十里,至京师三千七百四十八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越地。秦属会稽郡。汉因之。后汉为会稽西部都尉治乌伤县。三国吴宝鼎元年,置东阳郡治长山县。晋以后因之。梁末,置缙州太平元年,以留异为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陈废州,改置金华郡天康二年,讨平留异。盖是时改名。《玉台新咏》: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隋平陈,改置婺州亦以天文婺女之分而名。大业初,复为东阳郡治金华县。唐复为婺州。天宝初,亦曰东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时,属于吴越石晋天福四年,吴越升州为武胜军节度。宋仍为婺州亦曰东阳郡武胜军。淳化初,又改军名曰保宁。元曰婺州路。明初改为宁越府宋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也,寻曰金华府龙凤八年改。领县八。今仍曰金华府。
府控临安之腰膂,当台、绍之上游,西臂信安,南肘括郡,所谓腹心之地也。引兵北出,则敌不知其所备,而钱塘失其险矣。若马首南向,闽岭虽峻,又岂足以自保哉?明初规取浙右,克婺州而固守之,扃钥东陲,鞭棰臣猾。明太祖尝言,宁越为浙东重地,不信然欤?
金华县附郭。汉乌伤县地。后汉初平三年,孙氏析置长山县。吴宝鼎初,为东阳郡治。晋、宋、齐因之。梁改置金华郡,亦治此。隋平陈,郡废,改县为吴宁。开皇十二年,改曰东阳。十八年,改今名,为婺州治。唐初因之。垂拱二年,改为金山县。神龙初,复曰金华。宋因之。今编户二百有五里。
○婺州城《志》云:旧城在今城东四十里。一云:去府西南四十里,今汤溪县境内。唐开元中,始徙今治。旧有子城,周四里,宋废。今城,相传吴越时筑。宋宣和四年,因故址修治。元废,至正十二年重筑。明初亦尝修治,后渐圮。万历三年,缮修完固。旧有十一门,今存七门。城周九里有奇,南临大溪,三面环濠,倚山带水,东西长而南北短,险固可恃也。○长山废县,在府东。唐武德四年,析金华县置,属婺州。八年,省入金华县。
○金华山府北二十里。一名长山,山桥在焉。南去府城三十里,山中诸溪汇流,其下两崖对峙,高数百仞,登其上,则城郭聚落宛在目前。《志》云:府北二十五里有鹿田山,为北出兰溪之间道,即金华山之鹿田峰也。相接者曰白望山、乾封山,而乾封山又为鹿田之门户。余见前名山金华。
铜山府南二十里,下临南溪。一名白沙山,旧产铜,下有铜山泉。又有铜山寺,景泰中,张楷讨处州矿贼,驻师铜山寺,贼来战,败之,因招降其余党。又西南五里曰石门山,山高三百丈,有石对峙如门,水乘高而下者三级,俗谓之龙门。
南山府南四十里。高数千仞,周四百余里。脉自括苍山来,南则遂昌、松阳、宣平,东则永康、武义,西则龙游、汤溪诸山,皆相联络。深邃幽远,千峰层矗,高入云表,阴崖积雪,经春不消。其最高之?,曰箬阳,去郡城百里,上有龙湫,名三断水。三断之东,有大溪、小溪,流出为上干、下干,南合于梅溪。又白原山,在府南五十里,《志》云,高千余仞,罗列二百余峰,盖亦南山之别阜矣。
东山府东五十里。高千余丈,周三百里。东接东阳县之大盆山,南为武义县之八素山,山之高?,曰齐云冈。又有葛公山,五峰卓立,高千余仞,东北入义乌县界。《志》云:山在府东七十五里。○至道山,在府东南三十五里,一名覆釜山,亦名积道山,连峰拥翠,石磴萦纡,山顶平旷,可列屯营。
太阳岭府东北五十五里。高峻若与太阳齐,逾岭即浦江县界。○黄姑岭,在府东北五十里,宋宣和中,方腊寇婺,邀败官军于此。又樟柏岭,在府西二十里,为陆走兰溪之道。
○东阳江在府城南,即婺港也。亦曰双溪。双溪者,一为东溪,亦名东港;一为南溪,亦名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县,西流入境,有航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皆汇流入焉。经府东三里之石崎岩,又西与南港会。南港源出处州府缙云县雪峰山,经永康县、武义县流入境,有松溪、梅溪、白沙溪皆汇流入焉,绕府南五里之屏山,西北流,与东港会于城下,故曰双溪。诸水汇流,波纹如?,谓之氵?溪,亦曰氵?水,西流受白沙溪、桐溪、盘溪诸水,入兰溪县界,又名为兰溪,此即浙江东南别出之源也。《唐·五行志》:咸亨四年,婺州大雨,山水暴溢,溺死五千余人,即群山之水,奔注?溪,溪不能容也。《郡志》云:双溪经府西五里,中有五百滩,盘亘甚大,舟行牵挽,须五百人,然后可渡,故名。
通玄溪府北十五里。源出金华山巅徐公湖,经山桥下,又南经府北十五里之东紫岩,环郡城后,至城东南之弘济桥,入于南溪。又回溪,亦出徐公湖,分流西南出,绕城北诸山,至城西南,入于双溪。又赤松溪,亦自金华山发源,东南流,至府东十二里,入于东溪。梅溪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