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后魏文》·卷四十七
◎ 张普惠
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太和末,为主书,带制局监,转尚书都令史。宣武初,转积射将军。历任城王澄安西录事参军,行冯翊郡事,随府转镇南主簿,加威远将军,又为安乐王诠长史。除扬烈将军、相州安北司马。迁步兵校尉,领河南尹丞免。熙平中,除宁远将军、司空仓曹参军。神龟中,为尚书右丞。正光中,除光禄大夫,出为左将军、东豫州刺史。孝昌元年卒,赠平北将尽Ⅻ幽州刺史,谥曰宣恭。
◇ 密表太后父不可称太上
臣闻优名宝位,王者之所光锡;尊君爱亲,臣子所以慎终。必使勋绩相侔,号秩相可,然后能显扬当时,传徽万代者矣。窃见故侍中、司徒胡公,怀道含灵,实诞圣后,载育至尊,母仪四海,近枢克唯允之寄,居槐体论道之明。故以功馀九锡,褒假銮纛,深圣上之加隆,极慈后之至爱,宪章天下,不亦可乎?而「太上」之号,窃谓未衷。何者?《易》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故曰「大哉乾元」,又曰「至哉坤元」。明乾坤不可并大。《礼记》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郊社,尊无二上。」明君臣不可并上。伏见诏书以司徒为太上秦公,夫人为太上秦君。夫人蒙号于前,司徒系之于后,尊光之美盛矣。窃惟高祖受禅于献文皇帝,故仰尊为太上皇,此因上上而生名也。皇太后称令以系敕下,盖取三从之道,远同文母,列于十乱,则司徒之为太上,恐乖系敕之意。《春秋传》曰:「葬称公,臣子辞。」明不可复加上也。《书》曰:「兹予大飨于先王,尔祖其从与飨之。」司徒位尊属重,必当配飨先朝,称太上以为臣,以事太上皇,恐非司徒翼翼之心。
汉祖创有天下,尊父曰「太上皇」,母曰「昭灵后」,乃帝者之事。晋有「小子侯」,尚曰僭之于天子。司徒、三公也,其可同号于帝乎?孔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