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后魏文
广告x

《全后魏文》·卷四

◎ 孝文帝(二)

    ◇ 为里党法诏(太和十年)

  夫任土错贡,所以通有无,并乘定赋,所以均劳逸。有无通则民财不匮,劳逸均则人乐其业。此自古之常道也。又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是以三典所同,随世ㄜ隆;贰监之行,从时损益。故郑侨复丘赋之术,邹人献盍彻之规。虽轻重不同,而当时俱适。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馀,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虽建九品之格,而丰?角之土未融,虽立均输之楷,而蚕绩之乡无异。致使淳化未树,民情偷薄。朕每思之,良怀深慨。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

    ◇ 详改不孝罪诏(太和十一年春)

  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魏书·刑罚志》)

    ◇ 除门房诛诏(太和十一年春)  前令公卿论定刑典,而门房之诛犹在律策,违失《周书》父子异罪。推古求情,意甚无取。可更议之,删除繁酷。(《魏书·刑罚志》)

    ◇ 求言诏(太和十一年六月)

  春旱至今,野无青草。上天致谴,实由匪德。百姓无辜,将罹饥馑。寤寐思求,罔知所益。公卿内外股肱之臣,谋猷所寄,其极言无隐,以救民瘼。(《魏书·孝文纪》下)    ◇ 听民出关就食诏(太和十一年七月)  今年谷不登,听民出关就食,遣使者造籍,分遣去留,所在开仓赈恤。(《魏书·孝文纪》下)

    ◇ 更定律文诏(太和十一年八月)

  律文限三年,便入极默。(音「密」。)坐无大半之校,罪有死生之殊。可详案律条,诸有此类,更一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