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广告x

“体知”儒学?考量文化——杜维明儒学思想评述

作者:宁新昌

在第三代现代新儒家中,杜维明可算是一位领军人物。这不仅因为他对儒学有独到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学究式的教授,而是一位公众型的知识分子。在解读儒学方面,他不同于大陆的研究范式,也摆脱了港台的思考模式。而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依凭着自己良好的中学功夫和西学素养,以及怀着对现实的问题的关切而走进儒学,“体知”儒学的精神内涵,挖掘其潜在的“普世性”意义。
儒学中的儒者,一般认为是“出于司徒之官”,其职责是辅佐周天子“明天道,正人伦”(《汉书·儒林传·序》)。用今天的话来说,“明天道”属于形而上,“正人伦”属于形而下。而“学”的意义,《说文》释之为“觉也”,即觉悟的意思。因此就字面意思而言,儒学实际上就是要对“明天道,正人伦”有所觉悟。以此去诠释儒学,即可以说它首先不是一门今天意义上的学问体系(logy),而主要是一种实践认知方式。这样一来,杜维明先生在研究儒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体知”方式就很有意义,也很有特色。提出这一实践认知方式的意义在于,它突破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上的主客二分的“霸权”思维模式,另外也为人们走进儒学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如其所说:“‘体知’,在这种语境里,可以规定为人心固有的感性觉情。正因为这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性觉情不把任何东西‘对象化’,它才能包容天地万物,让一切都在其关注之中而成为人心中无对的内容。”(胡治洪:《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三联书店 2004年版,第98页。下引用该书仅注明页码)儒学的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模式,宋代程颢曾讲:“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新版地垫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