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作者:王岳川
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并仍然在经历着精神的涅和自身新传统的重建。
在文明生生不息的创造性转换中,中国文化不断扬弃自身的负面效应并获得全新的精神命脉。文化精神兴衰依仗于“周行不殆”的道之动。思想“大道”的深厚廓大,可以使人在中国文化总体精神考察中,直观体认“人”与“道”的内在联系。道在言中,言与道存。正是通过历史长河中的浩瀚文献之“言”,我们才能通过真切的当代意义阐释,把握并领悟中国历史文化之道。
中国人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素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就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通过历史的筛选和当代精到的分类,从广义的文化哲学视域去审视中国文化精神踪迹,进而在新世纪“问道”,对《中华私家藏书》而言,确乎是一件传承精品、由言及道的工作。
一、中国精神的历史命脉及其当代语境
一般而言,文化具有三个重要维度,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实用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释三家。艺术文化主要是蕴含在各种艺术形态中的精神超越维度。实用文化则包括饮食、服装、民俗、节日等
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并仍然在经历着精神的涅和自身新传统的重建。
在文明生生不息的创造性转换中,中国文化不断扬弃自身的负面效应并获得全新的精神命脉。文化精神兴衰依仗于“周行不殆”的道之动。思想“大道”的深厚廓大,可以使人在中国文化总体精神考察中,直观体认“人”与“道”的内在联系。道在言中,言与道存。正是通过历史长河中的浩瀚文献之“言”,我们才能通过真切的当代意义阐释,把握并领悟中国历史文化之道。
中国人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素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就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通过历史的筛选和当代精到的分类,从广义的文化哲学视域去审视中国文化精神踪迹,进而在新世纪“问道”,对《中华私家藏书》而言,确乎是一件传承精品、由言及道的工作。
一、中国精神的历史命脉及其当代语境
一般而言,文化具有三个重要维度,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实用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释三家。艺术文化主要是蕴含在各种艺术形态中的精神超越维度。实用文化则包括饮食、服装、民俗、节日等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