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明集》·卷第十三

惑篇第二之九  辩正论十喻九箴篇释法琳十喻篇上答李道士十异论有黄巾李仲卿。学谢管窥智惭臆度。矜白鸟之翼。望骇嵩华。负爝火之光。  争辉日月。乃作十异九迷贬量至圣。余慨其无识。念彼何辜。聊为十喻哓之九箴诫之。用指诸掌。庶明达君子。详兹而改正焉。

  外一异曰。

  太上老君托神玄妙玉女。剖左腋而生。  释迦牟尼寄胎摩耶夫人。开右胁而生。

  内一喻曰。  老君逆常托牧女而左出。世尊顺化因圣母而右生。

  开士曰。案卢景裕戴诜韦处玄等集解五千文及梁元帝周弘政等考义类云。太上有四。谓三皇及尧舜是也。言上古有此大德之君。临万民之上。故云太上也。  郭庄云。时之所贤者为君。材不称世者为臣。老子非帝非皇。不在四种之限。有何典据辄称太上耶。捡道家玄妙及中台朱韬玉札等经并出塞记云。老是理母所生。不云有玄妙玉女。既非正说。尤假谬谈也。仙人玉箓云。仙人无妻玉女无夫。虽受女形毕竟不产。若有兹瑞诚曰可嘉。何为史记无文周书不载。求虚责实。信矫妄者之言乎。  礼云。退官无位者左迁。论语云。左衽者非礼也。若以左胜右者。道士行道何不左旋而还右转耶。国之诏书皆云如右。并顺天之常也。

  外二异曰。

  老君垂训。开不生不灭之长生。  释迦设教。示不灭不生之永灭。

  内二喻曰。

  李聃禀质有生有灭。畏患生之生反招白首。  释迦垂象示灭示生。归寂灭之灭乃耀金躯。

  开士曰。老子云。吾有大患莫若有身。使吾无身吾有何患。患之所由莫若身矣。老子既患有身欲求无恼。未免头白与世不殊。若言长生何因早死。

  外三异曰。

  老君应生出兹东夏。

  释迦降迹挺彼西戎。

  内三喻曰。  李耳诞形。居东周之苦县。  能仁降迹出中夏之神州。

  开士曰。智度论云。千千重数故曰三千。二过复千故曰大千。迦维罗卫居其中也。娄炭经曰。葱河以东名为震旦。以日初出耀于东隅。故得名也。诸佛出世皆在中州。不生边邑。边邑若生地为之倾。按法苑传高僧传永初记等云。宋何承天与智严法师共争边中。法师云。中天竺地。夏至之日日正中时。竖木无影。汉国影台。至期立表犹余阴在。依算经。天上一寸地下千里。何乃悟焉。中边始定约事为论。中天竺国则地之中心。方别拒海五万余里。若准此土东约海滨。便可震旦本自居东。迦维未肯为西。其理验矣。

  外四异曰。  老君文王之日为隆周之宗师。

  释迦庄王之时为罽宾之教主。  内四喻曰。

  伯阳职处小臣忝充藏吏。不在文王之日。亦非隆周之师。

  牟尼位居太子身证特尊。当昭王之盛年。为阎浮之教主。

  开士曰。前汉书云。孔子为上上流。是圣。老子为中上流。是贤。何晏王弼云。老未及圣。二教论云。柱史在朝本非谐赞。出周入秦为尹言道。无闻诸侯不见天子。若为周师史无明证。不符正说。其可得乎。案史记王俭百家谱云。李者高阳之后。始祖咎鹞为舜理官。因遂氏焉。李氏之兴起于聃也。自聃之前未有李姓。唯氏理焉。以树下生乃称李氏。老子之子名宗。仕魏文侯。盖春秋之末六国时人也。文王之世既无李姓。何得有聃出为周师。年代参差无的依据。抱朴云。

  出文王世嵇康皇甫谧并云生殷末者。盖指道之伪文。非国典所载。

  外五异曰。  老君降迹周王之代。三隐三显五百余年。

  释迦应生胡国之时。一灭一生寿唯八十。

  内五喻曰。

  李氏三隐三显。既无的据可依。假令五百许年。犹惭龟鹤之寿。

  法王一灭一生示现微尘之容。八十年间开诱恒沙之众。

  开士曰。捡诸史正典无三隐三显出没之文。唯臧兢诸操等考义例云。为孔说仁义礼乐之本为一时□。王之世千室以疾病致感。老君受百八十戒并太平经一百七十篇为二时。至汉安帝时。授张天师正一明威之教。于时自称周之柱史。为大上所遣为三时也。夫应形设教必藉有缘。劝化度人皆资徒众。岂可五百年间全无弟子。三出三隐不见门人。禀学亲承。杳然河汉乌有之说。委巷空传。在周劣驾小车。鬓垂丝发。来汉即能箫鼓。云萃雨从干宝搜神。未闻其说。齐谐异记不载斯灵。抚臆论心诡妄尤甚。

  外六异曰。

  老君降世。始自周文之日。讫乎孔丘之时。  释迦下生。肇于净饭之家。当我庄王之世。

  内六喻曰。

  迦叶生桓王丁卯之岁。终景王壬午之年。虽讫孔丘之时。不出姬昌之世。

  调御诞昭王甲寅之年。终穆王壬申之岁。是为净饭之胤。本生庄王之前。

  开士曰。孔子至周见老聃而问礼焉。史记具显。为文王师则无典证。出于周末其事可寻。若在周初史文不载。又检周礼官仪。文武成康之世并无柱史藏吏之名。当是正品阙条周末小史耳。

  外七异曰。  老君初生周代晚适流沙。不测所终莫知方所。  释迦生于西国终彼提河。弟子槌胸群胡大叫。  内七喻曰。

  老子生于赖乡葬于槐里。详乎秦佚之吊。责在遁天之形。

  瞿昙出彼王宫隐兹鹤树。传乎汉明之世。秘在兰台之书。

  开士曰。庄子内篇云。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