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林训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
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大匠不斫,大豆不具,大勇不斗,得道而德从之矣。譬若黄钟之比宫,太簇之比商,无更调焉。
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发,是故所重者在外,则内为之掘。
逐兽者目不见太山,嗜欲在外,则明所蔽矣。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不聋不聪,与神明通。
水火相憎,鏏在其间,五味以和。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
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昌羊去蚤虱而来蛉穷,除小害而致大贼,故小快而害大利。
墙之坏也,不若无也,然逾屋之覆。
璧瑗成器,礛诸之功;镆邪断割,砥砺之力。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
虻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糗粮之资而不饥。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
金胜木者,非以一刀残林也;土胜水者,非以一璞塞江也。
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
海内其所出,故能大;轮复其所过,故能远。
羊肉不慕螘,螘慕于羊肉,羊肉膻也;醯酸不慕蚋,而蚋慕于醯酸。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见大,以近喻远。
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不可以灌四顷;大小之衰然。
榛巢者处林茂,安也;窟穴者托埵防,便也。王子庆忌足嗫麋鹿,手搏兕虎,置之冥室之中,不能搏龟鳖,势不便也。
汤放其主而有荣名,崔杼弑其君而被大谤,所为之则同,所以为之则异。
吕望使老者奋,项托使婴儿矜,以类相慕。
尝被甲而免射者,被而入水;尝抱壶而度水者,抱而蒙火;可谓不知类矣。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明月之珠,蠬之病而我之利;虎爪象牙,禽兽之利而我之害。
易道良马,使人欲驰;饮酒而乐,使人欲謌。是而行之,是谓之断;非而行之,必谓之乱。
蝮蛇螫人,傅以和堇则愈,物固有重而害反为利者。
圣人之处乱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间,逾易忍也。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
山生金,反自刻;木生蠹,反自食;人生事,反自贼。
巧冶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者,形性然也。白玉不琢,美珠不文,质有余也。
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城成于土,木直于下,非有事焉,所缘使然。
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