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山训
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惟能下之,是以能上之。
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
墙之坏,愈其立也;冰之泮,愈其凝也,以其反宗。
泰山之容,巍巍然高,去之千里,不见埵堁,远之故也。
秋豪之末,沦于不测。是故小不可以为内者,大不可以为外矣。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夫玉润泽而有光,其声舒扬,涣乎其有似也。无内无外,不匿瑕秽,近之而濡,望之而隧。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豪,明照晦冥。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于山渊之精,君子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求不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
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况受光于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于其前矣。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
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嶓冢,分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
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不通于学者若迷惑,告之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寒不能生寒,热不能生热;不寒不热,能生寒热。故有形出于无形,未有天地能生天地者也,至深微广大矣。
鲁人身善制冠,妻善织履,往徙于越而大困穷,以其所修而游不用之乡,譬若树荷山上,而畜火井中。操钩上山,揭斧入渊,欲得所求,难也。方车而蹠越,乘桴而入胡,欲无穷,不可得也。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故人众则食狼,狼众则食人。
欲为邪者,必相明正;欲为曲者,必相达直。公道不立,私欲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此以善托其丑。
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夫游没者,不求沐浴,已自足其中矣。故食草之兽,不疾易薮;水居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常。
桀有得事,尧有遗道,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故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虽贪者不搏。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春贷秋赋,民皆欣;春赋秋贷,众皆怨。得失同,喜怒为别,其时异也。
为鱼德者,非挈而入渊;为猿赐者,非负而缘木。纵之其所而已。
遽伯玉以德化,公孙鞅以刑罪,所极一也。病者寝席,医之用针石,巫之用糈藉,所救钧也。
貍头愈鼠,鸡头已瘘,虻散积血,斫木愈龋,此类之推者也。膏之杀鳖,鹊矢中猬,烂灰生蝇,漆见蟹而不干,此类之不推者也。推与不推,若非而是,若是而非,孰能通其微?
天下无粹白狐,而有粹白之裘;掇之众白也。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必食其蹠数十而后足。
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
足蹍地而为迹,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
庄王诛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文公弃荏席,后霉黑,咎犯辞归,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