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医家
明清两代外感热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传染性很强的瘟疫多次流行。这类病病情发展迅速,并且变化多端,单依靠《伤寒论》的治法已不能满足需要。这一时代的医家逐渐认识到温热病需要一个不同于伤寒的治疗体系。
刘完素主张用寒凉药物,是温病治疗的先导,明代吴有性的“杂气致病”在病因方面又有新的发明,清代叶桂、吴瑭、薛雪确立了温病、湿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的规律,至此,温病学才臻于完善,形成了温病学派。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姑苏(今江苏吴县)人,生活在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当时明王朝趋于倾覆,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战乱饥荒,疫病猖獗。《吴县志》记载当时疫病流行时,“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但当时的治疗却不越《伤寒论》雷池一步,经医而死者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吴有性认识到伤寒与温病是两种病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温疫论》,提出了“杂气致病”。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