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史上,对儿童教育有过卓越研究和见解的不乏其人,古代有魏晋时期的颜之推、宋代的朱熹及明朝的王阳明,近现代有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及陈鹤琴等。他们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无不富有时代特色和闪烁着创新智慧。然涉足儿童创造教育研究的,当推陶行知先生。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华所在。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还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在他看来,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随意创造儿童,不能象封建旧时代的教育那样,成年人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逼迫、命令儿童去做事情,使儿童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奴隶。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施以创造性的工作,来培养具有高创造力的儿童,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⒈儿童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去“创造幸福的新中国、新世界。”因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人。”⒉
一、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教育者既要正视,更要细心呵护和培养。
相比较而言,动物一出生便能很快地适应生存环境,靠本能就可以繁衍生息,而人却不能。于是,人类必然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被自然淘汰,要么改造自我,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无疑,人类必定要选择后者,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创造便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人的一种本能,成为生存所必须的一种素质。因而,陶行知认为,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⒊也就是说,创造力是人类积极主动适应环境与社会的一种天性,让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
在陶行知看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造,离不开人的创造力。而人的创造力的发掘与培养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因为“小孩子有创造力”。陶行知指出:“我们要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⒋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为例,来论证儿童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有一件事情是,南京晓庄学校停办后,失学的孩子便自动组织起来,推举同学为校长和教员,自己教自己学,还自称是“自动学校”。陶行知得知后,便赋诗以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第三天,陶行知便收到回信,孩子们在信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大孩教小孩,难道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子吗?大孩能自动,难道小孩子就不能自动吗?而且大孩子教小孩子有什么奇怪呢?还认为诗中有一个字要改。陶行知看后非常高兴,觉得孩子们的意见很正确,便马上将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由此,他还认识到:“黄泥腿的农村小孩改留学生的诗,又是破天荒的证明,证明小孩有创造力。”⒋还有一件事情是,陶行知在南通推行“小先生制”时,有一段演讲词这样说:“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陶行知刚讲完,有个孩子马上说道,把“不是人”改为“木头人”会更好一些。因为“不是人”三个字不具体,桌子不是人,椅子也不是人,而“木头人”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这使陶行知又一次领会到儿童是有丰富创造力的。既然儿童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力,教育工作者就要精心地培养它,使其“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在我们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一个普遍得到认可的事实,就是创新意识源于天性。有学者用“o”分别向小学生和大学生提问“它象什么?”在短短的五分钟内,小学生得出的答案有20多种,诸如象太阳、月亮、瓶盖、锅盖、轮胎、眼睛、纽扣等。而大学生们则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局面十分尴尬,最后班长站起来说:“大概象个零吧”。再看看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中学生有一半就算不错了,而大学生举手者则屈指可数,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点将回答问题。这足以说明儿童的创造、创新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在问题面前大有“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并且古今中外也涌现出许多诸如曹植、王勃、高斯、歌德等在儿童时期就具有高创造力的大师级人才。对此,陶行知先生早已注意到了,他不仅有理论上的论证,还不断地付诸于实践,充分显示出一个教育改革家的远见卓识。
二、旧教育体制严重制约着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必须打破旧制,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
陶行知认为,仅是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其解放出来,即从旧教育的种种制约中解放出来。因为,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来说是一种束缚、压抑,甚至是摧残,让儿童整日呆在室内,摇头晃脑地去死读死背四书五经,用非所学,学非所用,变成“读书死”,不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尤其难以使其创造力得以张扬和发挥。于是,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儿童,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即所谓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眼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洞察社会的一个窗口。而封建旧教育偏偏给儿童带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其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事,结果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为此,陶行知强调指出,不要让儿童“带上封建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⒌他在翻译的一首题为《打开眼睛看看》的诗句中这样写道:“打开眼睛看看,看人怎样干。苏联真伟大,个个是好汉。工人打胜仗,浑蛋都滚蛋。自由又平等,大家吃好饭。”
在陶行知看来,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教育者常带儿童走出教室,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通过对大自然、大社会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整日地让儿童围绕着书本和考试做文章。他还特地撰文《杀人的会考和创造的考试》,尖锐地批评“一切跟会考指挥棒转”的错误做法。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变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谓课内外的活动也没有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的指南。”这样做的结果,“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把性命也赶跑了。”
事实证明,应试教育虽然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人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影响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制造出许许多多“高分低能”者。在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该如何开阔学生的视野、挥发其创造力,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2.解放儿童的头脑
陶行知认为,由于受旧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创造力被封建迷信、幻想、成见和曲解层层裹头布缠了起来,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就必须将这层层裹头布“一块一块撕下来,如同中国女子勇敢的撕下了裹脚布一样。”⒋不然的话,儿童的头脑非得被裹成“三寸金头”不可,这将是教育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陶行知指出,要使儿童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让儿童开动脑筋,去思考每一个问题,不唯上、唯师、唯古是从,要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真理,使其创造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掘。
3.解放儿童的双手
手是儿童了解自我、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其实,陶行知也很早就注意到了手对儿童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人类自从腰骨竖起,前脚变成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进步便一天千里,超越一切动物。自从这个划时代的解放以后,人类乃能创造工具、武器、文字,并用以从事于更高之创造。假使人类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我们要在头脑指挥之下用手使用机器制造,使用武器打仗,使用仪器从事发明。”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⒍陶行知还以爱迪生自幼喜欢动手做实验为例,来说明教育者不能轻易否定或抹杀儿童的创造力。他说:“在爱迪生时代,美国学校的先生也是非常的顽固。因为,爱迪生喜欢玩化学药品,不到三个月就把他开除了。幸而他有一位贤明的母亲了解他,把家里的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地把自己造成发明大王。那时,美国小学的先生不免也阻碍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⒍
因此,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必须解放儿童的双手。陶行知呼吁教育者要向爱迪生的母亲学习,要“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要让孩子通过动手去实际操作,在获得真知的同时进行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这一思想是很可贵的,目前国人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知识基础较为厚实,但动手操作能力很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国自1978年在大学开办少年班以来,已毕业无数个少年英才,可至今尚未出现一位在某一领域创新方面突出拔尖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既然陶行知先生早就极力提倡让孩子多动手,西方发达国家也一向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不去积极创设条件,让儿童的双手时时都能动起来。
4.解放儿童的嘴
人人都要用嘴来说话,用嘴发问,用嘴来表达内心所想,并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大量事实证明,儿童早开口说话与智力发展是呈正比的。然而,在旧时代,儿童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大人说什么,儿童就得听什么,就得照着去做,致使儿童养成一种盲从习惯,即使有一点创造潜力或欲望,也都被“听话就是好孩子”这一古训给抹杀掉了。所以,陶行知呼吁“儿童应当有言论自由。有话直接和先生说,并且高兴心甘情愿和先生说。首先让先生知道儿童们一切的痛苦。”⒌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给儿童说话的自由,要让儿童多说、多交流、多发表不同的意见,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意见。陶行知尤其是重视要给儿童以“问”的自由。他说:“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我从前写过一首诗,是发挥这个道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⒎
让儿童“存疑”、发问是自孔子以来我国一贯流行的传统教学方法。陶行知提倡让学生自由发问,以便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正是对这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扬,且又赋予新的内涵,意义非常深远。尤其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几乎都是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而极少极少由学生向老师提问的。教育学上大谈特谈“师生互动”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却成了一纸空文。何况,教师讲课思维呆板、模式化、机械化、标准化,只认课本和参考书,而不知灵活变通,怎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如此岂不误人子弟。因而,解放儿童的嘴,让儿童有问的自由,乃是今后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5.解放儿童的空间
陶行知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⒎还说:“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扩大了空间,才能各教所知。扩大了空间,才能各尽所能。”⒏
然而,旧时代的学校完全是封闭的,象一只鸟笼,即便改良过的学校也不过是一只放大的鸟笼。陶行知说:“放大的鸟笼比原有的鸟笼大些,有一棵树,有假山,有猴子陪着玩,但仍然是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的家乡,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这种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腌菜的教科书。我们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这还不如填鸭,填鸭用的还是滋养料,让鸭儿长得肥胖的。”因而,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⒎正因为这样,陶行知创立了“大教育理论”,即要以宇宙为教室,以生活为课程,以万物为导师。他希望儿童都能走出教室,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社会与生活需要什么知识就去学习什么知识,只有此,才能更好地去改造社会、造福于社会。如果让儿童脱离社会生活,整日埋头于书堆,备战大考小考,这不仅不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且还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相背的。
6.解放儿童的时间
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和空间,必须有充裕的时间来作保证,没有时间,一切解放将无从谈起。所以,陶行知强调指出:“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⒐
然而,现实确使陶行知先生感到十分担忧。他说:“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升学考,一连考几个学校,有的只好在鬼门关去看榜。连小学的儿童都要受着双重夹攻,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把路旁风景赶掉了,把一路应该做的有意义的事赶掉了,除非请医生救人,路是不宜赶的。”又说:“考试没有这样的重要,更不宜赶,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对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甚至于连抗战之本身责任都赶走了。最要不得的,还是赶考把时间赶跑了。”⒑可见,陶行知虽不主张取消考试,但极力反对“过分考试制度的存在”。由于备战考试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⒐他认为,如能使儿童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就会为其赢得大量的时间。有了时间,儿童就可以多看、多想、多说、多动手、多参与实际生活,使其在沐浴民主、自由、宽松的同时,潜在的创造力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六大解放”的提出,不只是对封建旧教育的挑战,更反映出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素质的客观需求,且对目前倡导的中小学“减负”极具指导意义。
三、培养儿童创造力需要创造性的教育方法。
当儿童的创造力从“六大”约束中解放出来后,还需要积极创设情景和条件,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予以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才能使其创造潜力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
1.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对教学方法改革时,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授法”,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做合一”主张。陶行知认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⒓依其之见,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他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⒔他要求教育者要多采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实际动手去做,使其在做中学习,在做中获得真知。
陶行知这一教学理念,虽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但不同的是,陶行知更强调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2.手脑结合、并用、相长。
常言道,手巧则心灵,心灵则手巧。即说手和脑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手可以助脑以聪,脑可以助手以巧。
而旧教育的一大弊病则是脱离生活,手脑分离,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陶行知称这种教育为“残废教育”。他说:“用脑者因为不用手,脑也不能精细,变成个呆脑。用手者因为不用脑,手也不能精细,变成一双粗手。因此,读书人是成了书呆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劳苦大众是成了工呆子: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这两种人之外,在教育圈里圈外,还有所谓之少爷小姐。他们是脑也不用,手也不用:享死福,死享福,享福死。”⒒这既是对旧教育的尖锐、深刻的批评,又警醒世人要不断地改革教学,使儿童能够手脑结合、手脑并用、手脑相长。对此,陶行知提出要让儿童多做事、多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动脑时多动手,动手时多动脑,只有手脑并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挥发创造潜力。他在《手脑相长歌》这首诗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3.实施因材施教
自孔子以后,大多学者都谈到因材施教问题。尤其是,宋代的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更明确地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概念。陶行知先生则将“因材施教”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紧密地联系起来,且赋予新的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陶行知以种植松树和牡丹所施肥料不同为例,形象而又生动地来说明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也受不了,会被烧死。”同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根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4.实行民主教育
陶行知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⒐在这里,除了包含需要政治上的民主,更重要的是需要教育上的民主。陶行知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适时启发引导,切忌惟我独尊,更不能施以强制和暴力。不然的话,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唯唯诺诺、墨守成规有余而创造力不足。
5.养成良好习惯
陶行知指出:“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否则,必定要困于日用破碎,而不能够向上飞跃。”⒐在他看来,良好习惯与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者要着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了好的习惯,会促使儿童经常地去发现和思考一些问题,儿童的大脑就会越用越活,越用越灵。
另外,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还需要充分的物质营养做基础。陶行知说:“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营养,才能发挥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于夭折。”
总之,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时代内容和精神,对今日开展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尤其是,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创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党和政府也正在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涉及到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各个领域。对此,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诲,深入探讨其创造教育理论,对做好今日教育领域里的创新工作,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