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回答
作者:贡华南
天人合一,或人与自然合一,一直被认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随着异质的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逐渐被改变、被“现代化”、被“科学化”。人们在观念上将自然视作认识的对象与征服的对象;在情感上不信任自然、疏远自然。原本作为人生意义重要来源的自然仅仅被当作物质能量的提供者,而不是继续为人生提供意义,人生意义因此出现许多问题。出于对科学文化造成人与自然疏离的警惕与担忧,中国现代许多哲学家通过各种方式重建回归自然的道路。他们一方面以强烈的现实关怀积极回应科学文化;另一方面又积极面对传统,努力从传统中生长出新形态,表现出较健全的理论视野。
一、科学时代的自然问题
科学的到来也带来了西方的自然观念。接受科学文化的中国学者对朴素天人合一观念提出质疑,同情传统思想的学者对此充满迷茫。中西古今的碰撞促使哲学家们不断深入地反思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范畴。方东美先生曾对西方文化史上的“自然”观念作过清晰、精辟的梳理:“1、自然是指在后期希腊哲学中所谓的,一个没有价值意义,或否定价值意义的‘物质的素材’。2、希伯来宗教思想认为一个堕落的人受虚荣的欲望,自私的恶念和虚伪的知识等愚妄所迷惑,而一任罪恶所摆布,这就叫自然。3、自然是指整个宇宙的机械秩序,这种秩序依近代科学来说,即是遵从数学物理定律支配的数量化世界,是纯然中性而无任何真善美或神圣价值的意义。4、自然是指一切可认识现象的总和。严格遵守先验自我所规定的普遍和必然的法则。这和康德本体是一个显明的对照。5、大诗人们常把自然当作拟人化的母亲。6、斯宾诺莎所谓的‘活的自然’是指具有无限力量的无限本质。在它之下,都充满了创造的性能。”〔1〕(p.276)第三个自然观念就是我们熟悉的科学文化中的自然,不过,在西方文化中,它与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却是密切相关的。“物质的素材”是外在的自然,“欲望、恶念”属于内在的自然。它们都是理性征服的对象,都需要理性为之立法。自然无价值意义,或具有否定价值,因此,在存在论上它是陌生人、敌人,而不是朋友。这一点在科学知识、科学文化中都有所反映。马克思•舍勒不无道理地指出,科学知识包
天人合一,或人与自然合一,一直被认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随着异质的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逐渐被改变、被“现代化”、被“科学化”。人们在观念上将自然视作认识的对象与征服的对象;在情感上不信任自然、疏远自然。原本作为人生意义重要来源的自然仅仅被当作物质能量的提供者,而不是继续为人生提供意义,人生意义因此出现许多问题。出于对科学文化造成人与自然疏离的警惕与担忧,中国现代许多哲学家通过各种方式重建回归自然的道路。他们一方面以强烈的现实关怀积极回应科学文化;另一方面又积极面对传统,努力从传统中生长出新形态,表现出较健全的理论视野。
一、科学时代的自然问题
科学的到来也带来了西方的自然观念。接受科学文化的中国学者对朴素天人合一观念提出质疑,同情传统思想的学者对此充满迷茫。中西古今的碰撞促使哲学家们不断深入地反思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范畴。方东美先生曾对西方文化史上的“自然”观念作过清晰、精辟的梳理:“1、自然是指在后期希腊哲学中所谓的,一个没有价值意义,或否定价值意义的‘物质的素材’。2、希伯来宗教思想认为一个堕落的人受虚荣的欲望,自私的恶念和虚伪的知识等愚妄所迷惑,而一任罪恶所摆布,这就叫自然。3、自然是指整个宇宙的机械秩序,这种秩序依近代科学来说,即是遵从数学物理定律支配的数量化世界,是纯然中性而无任何真善美或神圣价值的意义。4、自然是指一切可认识现象的总和。严格遵守先验自我所规定的普遍和必然的法则。这和康德本体是一个显明的对照。5、大诗人们常把自然当作拟人化的母亲。6、斯宾诺莎所谓的‘活的自然’是指具有无限力量的无限本质。在它之下,都充满了创造的性能。”〔1〕(p.276)第三个自然观念就是我们熟悉的科学文化中的自然,不过,在西方文化中,它与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却是密切相关的。“物质的素材”是外在的自然,“欲望、恶念”属于内在的自然。它们都是理性征服的对象,都需要理性为之立法。自然无价值意义,或具有否定价值,因此,在存在论上它是陌生人、敌人,而不是朋友。这一点在科学知识、科学文化中都有所反映。马克思•舍勒不无道理地指出,科学知识包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