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中冤案》·递诉呈枉费心机
话说前任两江总督沈葆桢,与现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当清纲解组,喋血中原;与太平天国作战之际,他们两个人,都仅仅的是个知府。到后来崭露头角,以次升迁,先后都坐到封疆大吏的地位,也好算是为时势所造,比较伟大的人物了。此两人遭际相同,当然是在声应气求之列。如今花牌楼一案,刘公缅怀旧谊,动了个芝焚蕙叹、兔死狐悲的念头,深恐此案一经上闻,朝廷震怒不测,沈公就许得了身后之罚,岂非对不住死友。所以打算把这重公案,无形消灭了,以期掩其小眚,全其大德。我们若平心论起来,刘公此举,虽非大公至正,亦属情有可原。因为沈公已经故去,不但无恩可市,亦复无怨可买,乃能愿念交情,生死不变,像这样的存心,不仅义气,而且忠厚,在晚近的世风薄倖友道凌夷中,哪里能够数见呢。不过有一样,折狱贵平,偏则有弊,要照刘公这么处置,便宜了那伤天害理的胡得胜,先不必说,而且熙智和尚跟蔡屠户二人,惨死多年,沉冤莫白,如今好容易得了这个机会,要连昭雪都不能够,在天理人情上,讲得下去吗?话说到这里,请诸位不要心焦,自然是曲折迂回,另有一番道理。古人说得好,不过盘根错节之秋,不足以见利器。倘非梗阻横生,波澜陡起,怎见得达空能够善报师警,不忘遗嘱呢。
闲言放下,且谈止文。再说胡得胜行贿未成,刘制台嘱令搁置,这仅是破案当天夜里跟第二天白昼之事。同时还有别的事情,应该叙述。无奈一枝笔,写不了两件事,只能说过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